“去去來來第幾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去來來第幾生”全詩
更名變貌難休息,去去來來第幾生。
分類:
作者簡介(方干)

方干(809—888)字雄飛,號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長律詩,清潤小巧,且多警句。其詩有的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發懷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懷。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會稽,歸葬桐江。門人相與論德,謚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遺詩370余篇,編成《方干詩集》傳世。《全唐詩》編有方干詩6卷348篇。宋景佑年間,范仲淹守睦州,繪方干像于嚴陵祠配享。
《經曠禪師舊院》方干 翻譯、賞析和詩意
《經曠禪師舊院》是方干所寫的一首唐代詩詞,描述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更迭。詩意表達了人生短暫、世事變幻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谷鳥散啼如有恨,
庭花含笑似無情。
更名變貌難休息,
去去來來第幾生。
詩意和賞析:
此詩描繪了舊院的景象,以及其中谷鳥和庭花的變化。詩中的谷鳥散啼,傳達出一種無法釋放的悲憤之情,庭花含笑,則顯得冷漠無情。作者將谷鳥和庭花作為象征,抒發了對個人命運和世間事物變幻無常的感慨。
詩中突出了個體的動態和位置的轉換,使用了反問句“去去來來第幾生”,表達了生命的流轉和循環。眾生紛繁、命運無常,換名換姓、改變相貌難以逃避命運的安排。
整首詩悲涼而有哲理,從一個微觀的角度出發,抒發了作者對命運和世事變遷的思考。通過舊院中的谷鳥與庭花的變化,映射出人生的起伏和不可預測性。這首詩詞喚起了人們對于生命短暫和大自然無情的共鳴,揭示了個人在時光中的微小和轉變。
“去去來來第幾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kuàng chán shī jiù yuàn
經曠禪師舊院
gǔ niǎo sàn tí rú yǒu hèn, tíng huā hán xiào shì wú qíng.
谷鳥散啼如有恨,庭花含笑似無情。
gēng míng biàn mào nán xiū xī, qù qù lái lái dì jǐ shēng.
更名變貌難休息,去去來來第幾生。
“去去來來第幾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