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來的詩詞(1641首)

    681 《摸魚兒·向秋》 宋·姜夔

    向秋、漸疏班扇,雨聲時過金井。
    堂虛已放新涼入,湘竹最宜敧枕。
    閑記省。
    又還是、斜河舊約今再整。

    682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渙號三聘鼎促裝戒》 宋·李呂

    漢庭得謝久縣車,松竹蕭疏護葺廬。
    爭奈蒼生待霖雨,未容安石愛幽居。

    683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渙號三聘鼎促裝戒》 宋·李呂

    嘉謨豈但國著龜,舊學端為帝者師。
    圣世欲收仁義效,行看平步鳳凰池。

    684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渙號三聘鼎促裝戒》 宋·李呂

    孟子正心邪說息,昌黎首唱六經明。
    可憐后學多趨末,重振斯文藉主盟。

    685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渙號三聘鼎促裝戒》 宋·李呂

    膴膴周原二百州,欲圖恢復豈難求。
    既煩元老為時出,但愿宣王益內修。

    686 《霜天曉角·問春未》 宋·劉辰翁

    問春未。
    也似辛壬癸。
    如此男兒五十,又過卻、孔融二。

    畫堂孫子子。
    新桃如故壘。
    不管明朝后日,春滿眼、是千歲。

    687 《次韻明仲幽居春十首》 宋·劉子翚

    十六巾新元,種得黃楠繞舊村。
    豈是翛然便遺物,吾衰不復夢修門。

    688 《次韻明仲幽居春十首》 宋·劉子翚

    莫遣瀟湘雙鯉,歸心生怕曉禽催。
    咄嗟新轉渠渠屋,寒士歡顏正爾開。

    689 《次韻明仲幽居春十首》 宋·劉子翚

    近鄰分得續隨栽,準擬新晴手自培。
    不奈余寒侵病骨,耡耰無味卻歸

    690 《兼道攜古墨墨面龍紋墨背識云保大九年奉敕》 宋·劉子翚

    長春殿古生荊薈,猶有前朝遺物在。
    錦囊珍重出玄圭,雙虬刻作蜿蜒態。
    枯皮剝制弄幾刓,斷玦精堅磨不殺。
    吾聞李氏據江左,文彩風流高一代。

    691 《和士特栽果十首·禽》 宋·劉子翚

    粲粲禽味獨香,孤根誰徙向天涯。
    好尋青李相遮映,風味應同逸少家。

    692 《和戴禹功幕府歸三首》 宋·王之道

    客里詩成付漫書,清風一榻黑甜余。
    相山舊隱今分定,卻是歸計不疏。

    693 《和沈次韓歷陽歸見寄》 宋·王之道

    臘近梅爭白,冬溫柳漸黃。
    強吟詩思澀,幽步野情步。
    別去嗟何闊,歸肯遽忘。
    開緘得佳句,和氣溢寒鄉。

    694 《再用韻贈湖塘上人二首》 宋·王之道

    望外荊榛蔽輞川,我何必為逃喧。
    亂余村疃雞豚盡,秋到江湖藻荇繁。

    695 《再用韻贈湖塘上人二首》 宋·王之道

    湖水瀰瀰浸綠苔,湖邊衰柳兩三栽。
    游魚得意潛還躍,幽鳥多情去復

    696 《菩薩蠻·縹緲飛雙彩鳳》 宋·張孝祥

    縹緲飛雙彩鳳。
    雨疏云淡撩清夢。
    蘭薄未禁秋。
    月華如水流。
    采香溪上路。
    愁滿參差樹。
    獨倚晚樓風。
    斷霞縈素空。

    697 《甲戌正月十四日書所見日驚蟄節》 宋·張元干

    老去何堪節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
    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

    698 《答倪生德中韻》 元·楊維楨

    綺山才子才庸峭,素色成文似邵綾。
    待詔歸金馬客,題詩寄去碧桃僧。
    畫眉誰問張京兆,多病深憐馬茂陵。
    昨夜西堂安夢好,惠連春思又新增。

    699 《新子》 元·楊維楨

    君王有隱疾,掩鼻即生嗔。
    何處新子,樊姬不妒人。

    700 《月高》 明·唐寅

    煙鎖垂陽院,日長繡簾卷。
    人靜鶯聱細,花落垂門掩。
    薄幸不,羞睹畫梁燕。
    天涯咫尺,咫尺情人遠。
    只怕路阻藍橋,無由得見天。
    天若肯周全,除非是夢里相逢,把奴衷腸訴一遍。

    * 關于來的詩詞 描寫來的詩詞 帶有來的詩詞 包含來的古詩詞(16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