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樓春淺。記鉤簾看雪,袖沾芳片。似不似、柳絮因風,更細與品題,屢呵冰硯。宛轉吟情,縱真草、鳳箋都遍。
端午節風俗
絲雨如塵云著水,嫣香碎拾吳宮。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人說病宜隨月減,懨懨卻與春同。可能留蝶抱花叢。不成雙夢影,翻笑杏梁空。
春天寫景感傷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石梁度空曠,茅屋臨清炯。俯窺嬌饒杏,未覺身勝影。嫣如景陽妃,含笑墮宮井。怊悵有微波,殘妝壞難整。
扶光歲首當何辰,薦視變異紛無垠。既驚馬日不為馬,況復人日不成人。咸疑白晝懸月魄,嘩言日月本斗格。如負如空天風愁,似食不食自毒螫。
迥破林煙出,俯窺石潭空。波搖杏梁日,松韻碧窗風。隔水生別島,帶橋如斷虹。九疑南面事,盡入寸眸中。
紅杏墻頭樹。紫萼香心初吐。新年花發舊時枝,徘徊千繞,獨共東風語。陽臺一夢如云雨。
日麗風和春晝長。杏花枝上正芬芳。無情社雨亦何狂。一洗嬌紅啼嫩臉,半開新綠映殘妝。畫梁空有燕泥香。
故園空杳。霜風勁、南塘吹斷瑤草。已無清氣礙云山,奈此時懷抱。尚記得、修門賦曉。
爐煙銷篆碧。對院落秋千,晝永人寂。濃春透花骨。正長紅小白,暈香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