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李故的詩詞(73首)

    41 《故城過父友李公舊居》 宋·劉氏

    暮云深鎖故城春,綠樹蒼煙舊白絺。
    昔日高樓雙燕子,定巢無處往來頻。

    42 《舟過梅李吊族祖心閑翁墓(翁故無子,篤老煢》 明·錢謙貞

    輕舟漫趁落潮東,為吊孤墳半畝中。
    荒草斷邊人種麥,浮圖高處鳥呼風。
    生多寄跡眠僧院,死合招魂傍梵宮。
    一束生芻一杯酒,幾人曾酹若敖翁。

    43 《故李承誠之待制六丈挽詞》 宋·蘇軾

    青青一寸松,中有梁棟姿。
    天驥墮地走,萬里端可期。
    世無阿房宮,可建五丈旗。
    又無穆天子,西征燕瑤池。

    44 《過建昌李野夫公擇故居》 宋·蘇軾

    彭蠡東北源,廬阜西南麓。
    何人修水上,種此一雙玉。
    思之不可見,破宅余修竹。
    四鄰戒莫犯,十畝森似束。

    45 《辭棲真室蓋晉僊人李八百故居之址,中有遺像》 宋·楊萬里

    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
    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
    劍池丹井俱蒼蘚,絳節霓旌已碧天。
    借問飛僊那用步,步行猶是地行僊。

    46 《路逢故將軍李顯忠以符離之後私其府庫怨而潰》 宋·楊萬里

    貪將如中使,兵書不誤今。
    只悲熊耳甲,誰怨褭蹄金。
    賈傅奚同郡,朱游獨折心。
    書生何處說,詩罷自長吟。

    47 《春游昌谷訪李長吉故居》 宋·張耒

    連山忽中開,呀若敞雙戶。
    清泉瀉中間,行子并溪去。
    蒼崖左右壁,田壟亦棋布。
    渠流漲春漪,鳴澗轉芳嶼。

    48 《過詩人李長源故居》 元·元好問

    楚些招魂自往年,明珠真見抵深淵。
    巨鰲有鉺雖堪釣,怒虎無情可重編。
    千丈豪氣天也妒,七言詩好世空傳。
    傷心鸚鵡洲邊淚,卻望西山一泫然。

    49 《秘閣檐摧李監仁甫得湖北漕用溫公故事作小詩》 宋·周必大

    臺門屋壞中丞去,秘閣檐摧少令歸。
    賴有溫公遺事在,故應早晚入黃扉。

    50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宋·楊億

    隴右華宗貴,朝端懿范存。
    哀烏光列宿,駟馬慶高門。
    謁帝承明署,娛賓金谷園。
    人生忽至此,天道亦難論。

    51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宋·楊億

    睦族衣無主,傳家鼎有銘。
    沙堤連里巷,玉樹接階庭。
    北海樽常滿,西山藥不靈。
    肯堂歸棣萼,含笑入泉扃。

    52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宋·楊億

    雁序分臺閣,春卿有職司。
    云屏三殿宴,綿蕝一王儀。
    風韻靈和柳,襟懷叔度陂。
    善人無復見,執紼淚空垂。

    53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宋·楊億

    美疢漳濱臥,營魂東岱歸。
    故人空瀆酒,侍史罷薰衣。
    盡像留家廟,銘旌出帝幾。
    浮生除壽考,享福似君稀。

    54 《故相少師李公挽詩》 宋·李彌遜

    天意康時難,賢生蓋世雄。
    風流晉人上,事業舜歌中。
    許國回天力,懷君貫日忠。
    平生英爽氣,凜凜未成空。

    55 《故相少師李公挽詩》 宋·李彌遜

    國步乘陽九,胡塵暗上京。
    支傾隆大廈,卻敵隱長城。
    草木知春澤,狐貍絕夜鳴。
    云臺瞻袞繡,千古繼哀榮。

    56 《故相少師李公挽詩》 宋·李彌遜

    去國頭方黑,傷時鬢易絲。
    徙薪謀獨驗,擊楫志空悲。
    尚想嘉猷告,曾聞大政諮。
    兩楹歌昨夢,忍誦憗遺詩。

    57 《故相少師李公挽詩》 宋·李彌遜

    白發陳雷舊,交情貴不渝。
    詩箋留曉炬,書雁聚春蘆。
    憂國言猶在,知心道子孤。
    江皋一襟淚,不復見夷吾。

    58 《文南朱使君葬其故人鈐兵李侯士大夫高其風義》 宋·李流謙

    翻手為云覆手雨,自昔嘗聞不陵語。
    年來雅道更蕭颯,反眼朋游成越楚。
    便當貫草絕交論,誰與重尋懷舊賦。
    一洗衰風振頹敗,我為使君高此舉。

    59 《壬寅夏五月將治嚴陵之裝欲用李長吉故事買奚》 宋·楊冠卿

    少年學書劍,矯首睨八荒。
    閶闔記昔游,霞佩高頡頏。
    一跌下青云,意氣久不揚。
    乞取平頭奴,提攜古錦囊。
    歸釣富春瀨,濯纓歌滄浪。

    60 《主簿昨示喜雨之作末章用李文饒故事非所敢聞》 宋·虞儔

    朝來一穗看爐煙,遽挽銀河下九天。
    東海不冤私自幸,南陽高臥且隨緣。
    佳名德雨聞前代,尺字商霖證昔年。
    老子婆婆那辨此,兩翁心印有人傳。

    * 關于李故的詩詞 描寫李故的詩詞 帶有李故的詩詞 包含李故的古詩詞(7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