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知牽穩,恰得打頭風。更喜青山出,寧辭白發窮?江楓緣岸赤,河蓼雜煙紅。回首東南景,樓臺杳靄中。
落日照船窗,殘霞映碧江。樹低蒼翠濕,人雜語言哤。貰酒青衣獨,歸山白鳥雙。驅馳吾未已,慚愧鹿門龐。
稻田滴水價千金,溪澗求分不肯分。一雨萬畦都水足,卻將傾瀉作溪渾。
田水高低各斗鳴,溪流奔放更歡聲。小兒倒捻青梅朵,獨立茅檐看客行。
行到深村麥更深,放低小轎過桑陰。再三傳語春寒道,好為農家惜綠針。
晴路無泥亦未埃,野云盡薄不全開。滿山都是長松樹,無數楊花何處來。
正是山花最鬧時,濃濃淡淡未離披。映山紅與昭亭紫,挽住行人贈一枝。
野水連天碧,秋花夾路黃。順風船過疾,落日鳥飛忙。感物獨惆悵,逢時喜老蒼。文章隨氣運,不必論班揚。
水竹連平野,人家帶夕陽。道途忘險阻,風景異尋常。借艇移行李,持杯看步光。英雄無所似,堪笑老夫狂。
楊柳青云合,芙蓉錦幛開。船從湖上過,人在畫中來。莫問桓伊笛,且傳袁紹杯。明朝歸醉李,舒嘯漫徘徊。
泊舟枯柳下,狹港喜無風。水氣團煙暝,嵐光帶雨濃。竹陰秋轉冷,漁火夜深紅。憶在山陽縣,吟情與此同。
秋茂喜禾壯,官河帶野橋。水光欺日白,寒氣得風饒。覓火鄰船并,沽醪市店遙。傳聞征稅急,不忍見漁樵。
蘆花藏別浦,柳樹隔柴屝。野鳥行行下,漁舟兩兩歸。只愁風俗變,不慮世情違。舊日經行處,于今轉覺非。
九日今朝是,凄凄多朔風。黃葉渾未落,烏柏最先紅。對景情何已,懷人夢不通。稻粱今歲薄,無奈北征鴻。
老樹轉斜暉,人家水竹圍。露深花氣冷,霜降蟹膏肥。沽酒心何壯,看山思欲飛。操舟有吳女,雙槳唱新歸。
白發宮人頻笑謔,羅衣昔對君王著。夜驚春雨洗桃花,夢魂猶掛秋千索。
老僧病久聲嘶喝,屢說紫衣勝短褐。莫嫌兩手漸拘攣,曾把御前供奉鈸。
風煙紀南城,塵土荊門路。天寒獵獸者,走上樊姬墓。
客從昆侖來,遺我雙玉璞。云是古之得道者西王母食之馀,食之可以凌太虛。受之頗謂絕今昔,求識江淮人猶乎比石。
吾觀二宋文,字字照縑素。淵源皆有考,奇險或難句。后來邈無繼,嗣子其殆庶。胡為尚流落,用舍真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