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本底的詩詞(326首)

    221 《游鍾山》 宋·蘇轍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鍾山萬松碧。
    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222 《荊門惠泉》 宋·蘇轍

    泉源何従來,山下長溪發。
    油然本無營,誰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葉。
    使水皆為泉,地已不勝泄。

    223 《荊門惠泉》 宋·蘇轍

    泉源何從來,山下長溪發。
    油然本無營,誰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葉。
    使水皆為泉,地已不勝泄。

    224 《游鐘山》 宋·蘇轍

    江南四月如三伏,北望鐘山萬松碧。
    杖藜試上寶公龕,眾壑秋聲起相襲。
    青峰回抱石城小,白練前橫大江直。
    石梯南下府城闉,松徑東蟠轉山谷。

    225 《石盆種菖蒲甚茂忽開八九華或言此華壽祥也遠》 宋·蘇轍

    石貧攢石養菖蒲,沮洳沙泉韮葉鋪。
    世說華開難值偶,天將壽考報勤劬。
    心中本有長生藥,根底暗添無限須。
    更爾屈蟠增瘦硬,他年老病要相扶。

    226 《風雪》 宋·蘇轍

    冬溫未宜人,風雪中夜止。
    疾雷略吾窗,輕冰入吾被。
    病去適三日,驚起存一氣。
    心安氣亦安,二物本非二。

    227 《題木居士》 宋·張舜民

    波穿火透本無奇,初見潮州刺史詩。
    當日老翁終不免,后來居士欲奚為。
    山中雷雨誰宜主,水底蛟龍睡不知。
    若使天年俱自遂,如今已復長孫枝。

    228 《題鹽倉壁》 宋·葛立方

    破賊須緡錢,箕斂困郡縣。
    孰若嚴矩矱,溟海恣煎煉。
    僚寀課惰勤,息入計虧羨。
    連艘走群商,金帛委神甸。

    229 《次韻宋傳道夜雨聞捷》 宋·韓元吉

    邊地山川自漢家,蠭旗圖畫拂云斜。
    江干戰騎膺如虎,塞上神兵斧似鴉。
    羽檄故應煩號令,星車底用賦皇華。
    軍聲旨日騰三捷,陣勢他年本六花。

    230 《和宋永兄圍棋青字韻因成五絕》 宋·黃公度

    塊然木石本無情,底事紛紛如許爭。
    天遣人間作仇敵,只緣黑白太分明。

    231 《過使華亭悼七友》 宋·黃公度

    惡石亂崢嶸,胡為君此行。
    功名成底事,舟楫誤平生。
    天遠寧容問,灘流本自鳴。
    林猿如會意,故作斷腸聲。

    232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悶成五絕呈徐判部》 宋·劉過

    學弄筆頭兒戲事,風流眼底亦無之。
    汪孫已往周洪沒,本分作家今是誰。

    233 《送張仲甫赴酒杯參議》 宋·王之道

    我生坐疏拙,逢人輒傾倒。
    語言無淺深,出口被伊惱。
    為孽匪天作,受攻本誰造。
    懲非每嚼舌,事已復自蹈。

    234 《芥》 宋·朱翌

    蔚然蒼石底,有此紫玉釵。
    本無塵土侵,寧畏霜霰埋。

    235 《送山芥與徐稚山》 宋·朱翌

    北風撼坤軸,飛雪封高崖。
    萬草坐凍死,不復存根荄。
    蔚然蒼山底,有此紫玉釵。
    本無塵土侵,寧畏霜霰埋。

    236 《張公洞》 元·楊維楨

    正月八日記游仙,三十六天洞靈洞。
    洞中窗戶夜不扃,地底風雷日相哄。
    巉巉靈骨誰手鑿,納納虛谺曷時澒。
    龍巔虎臥絡薜蘿,委蓋垂旃掛鸞鳳。

    237 《韋骨鯁(并序論)》 元·楊維楨

    韋骨鯁,性傄亻密,語軋。
    眼中有周公孔子,舌底有龍逢比干。
    見無義漢不律官,怒癭突項髆,芒刺生肺肝。
    說敢向漢遮欄,駕策不向秦鉆。

    238 《和永叔思白兔戲答公儀憶鶴雜言》 宋·王珪

    兔自明月窟中出,鶴從群玉峰頭下。
    人間俗眼未嘗窺,已為兩家藏以詫。
    玉堂詞人本仙材,光芒偶落銀河罅。
    謫向埃塵五十春,所趣無一不瀟灑。

    239 《泛汝聯句》 宋·韓維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240 《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 宋·韓維

    群峰羅立青攙攙,中有佛廟名香嚴。
    飛泉洶涌出峰后,四時激射蒼巖。
    跳珠噴雪幾百丈,下注坎險鐘為三。
    援蘿俯瞰石底凈,明鏡光溢青瑤函。

    * 關于本底的詩詞 描寫本底的詩詞 帶有本底的詩詞 包含本底的古詩詞(3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