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蒂的詩詞(143首)

    21 《采蓮曲(樂府作采蓮歸)》 唐·王勃

    采蓮歸,綠水芙蓉衣。
    秋風起浪鳧雁飛。
    桂棹蘭橈下長浦,羅裙玉腕輕搖櫓。
    葉嶼花潭極望平,

    22 《進艇》 唐·杜甫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唐詩三百首寫山邊塞征人思鄉

    23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唐·顧況

    (十月之郊,造公室也。
    君子居公室,當思布德行化焉。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

    24 《惜花》 唐·于鵠

    夜來花欲盡,始惜兩三枝。
    早起尋稀處,閑眠記落時。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還移。
    攀著殷勤別,明年更有期。

    25 《惜花》 唐·于鵠

    夜來花欲盡,始惜兩三枝。
    早起尋稀處,閑眠記落時。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還移。
    攀著殷勤別,明年更有期。

    26 《聽穎師彈琴》 唐·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
    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皇。

    音樂

    27 《雜怨(一作古樂府雜怨)》 唐·孟郊

    憶人莫至悲,至悲空自衰。
    寄人莫剪衣,剪衣未必歸。
    朝為雙蒂花,莫為四散飛。
    花落還繞樹,游子不顧期。

    古文觀止書信議論用人

    28 《董公詩》 唐·張籍

    誰主東諸侯,元臣隴西公。
    旌節居汴水,四方皆承風。
    在朝四十年,天下誦其功。
    相我明天子,政成如太宗。

    29 《遣興十首》 唐·元稹

    始見梨花房,坐對梨花白。
    行看梨葉青,已復梨葉赤。
    嚴霜九月半,危蒂幾時客。
    況有高高原,秋風四來迫。

    30 《酬翰林白學士代書一百韻(此后江陵時作)》 唐·元稹

    昔歲俱充賦,同年遇有司。
    八人稱迥拔,兩郡濫相知。
    逸驥初翻步,鞲鷹暫脫羈。
    遠途憂地窄,高視覺天卑。

    典故隱居生活

    31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唐·元稹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過湖。
    去應緣直道,哭不為窮途。
    亞竹寒驚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燭,危夢怯乘桴。

    32 《草詞畢遇芍藥初開因詠小謝紅藥當階翻詩…偶成十六韻》 唐·白居易

    罷草紫泥詔,起吟紅藥詩。
    詞頭封送后,花口拆開時。
    坐對鉤簾久,行觀步履遲。
    兩三叢爛熳,十二葉參差。

    33 《玩半開花贈皇甫郎中(八年寒食日池東小樓上作)》 唐·白居易

    勿訝春來晚,無嫌花發遲。
    人憐全盛日,我愛半開時。
    紫蠟黏為蒂,紅蘇點作蕤。
    成都新夾纈,梁漢碎胭脂。

    34 《秋思三首》 唐·鮑溶

    胡風吹雁翼,遠別無人鄉。
    君近雁來處,幾回斷君腸。
    昔奉千日書,撫心怨星霜。
    無書又千日,世路重茫茫。

    35 《題寺壁二首》 唐·呂群

    路行三蜀盡,身及一陽生。
    賴有殘燈火,相依坐到明。
    社后辭巢燕,霜前別蒂蓬。
    愿為蝴蝶夢,飛去覓關中。

    36 《永樂殷堯藩明府縣池嘉蓮詠》 唐·雍陶

    青蘋白石匝蓮塘,水里蓮開帶瑞光。
    露濕紅芳雙朵重,風飄綠蒂一枝長。
    同心梔子徒夸艷,合穗嘉禾豈解香。
    不獨豐祥先有應,更宜花縣對潘郎。

    37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唐·杜牧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珪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38 《嘲飛卿七首》 唐·段成式

    曾見當壚一個人,入時裝束好腰身。
    少年花蒂多芳思,只向詩中寫取真。
    醉袂幾侵魚子纈,飄纓長罥鳳凰釵。
    知君欲作閑情賦,應愿將身作錦鞋。

    39 《美人》 唐·陸龜蒙

    美人抱瑤瑟,哀怨彈別鶴。
    雌雄南北飛,一旦異棲托。
    諒非金石性,安得宛如昨。
    生為并蒂花,亦有先后落。
    秋林對斜日,光景自相薄。
    猶欲悟君心,朝朝佩蘭若。

    40 《壺公山(古老相傳古仙姓陳名壺公于此山成道因而名焉)》 唐·黃滔

    八面峰巒秀,孤高可偶然。
    數人游頂上,滄海見東邊。
    不信無靈洞,相傳有古仙。
    橘如珠夏在,池象月垂穿。

    * 關于有蒂的詩詞 描寫有蒂的詩詞 帶有有蒂的詩詞 包含有蒂的古詩詞(1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