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有窮已的詩詞(1337首)

    201 《瘞旅文》 明·王守仁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
    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
    明早,遣人覘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

    古文觀止祭文抒懷

    202 《送東陽馬生序》 明·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初中文言文贈言勸勉學習勵志序文

    203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唐·杜甫

    將軍魏武之子孫,于今為庶為清門。
    英雄割據雖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
    學書初學衛夫人,但恨無過王右軍。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唐詩三百首寫人悵惘同情

    204 《七言》 唐·呂巖

    周行獨力出群倫,默默昏昏亙古存。
    無象無形潛造化,有門有戶在乾坤。
    色非色際誰窮處,空不空中自得根。

    寫景友情思念

    205 《貨殖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必用此為務,挽近世涂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

    古文觀止序文議論

    206 《駁復仇議》 唐·柳宗元

    臣伏見天后時,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父爽為縣吏趙師韞所殺,卒能手刃父仇,束身歸罪。
    當時諫臣陳子昂建議誅之而旌其閭;且請“編之于令,永為國典”。
    臣竊獨過之。
    臣聞禮之大本,以防亂也。

    古文觀止議論

    207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 宋·王安石

    君諱平,字秉之,姓許氏。
    余嘗譜其世家,所謂今泰州海陵縣主簿者也。
    君既與兄元相友愛稱天下,而自少卓犖不羈,善辯說,與其兄俱以智略為當世大人所器。
    寶元時,朝廷開方略之選,以招天下異能之士,而陜西大帥范文正公、鄭文肅公爭以君所為書以薦,于是得召試,為太廟齋郎,已而選泰州海陵縣主簿。

    古文觀止墓志銘述志

    208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209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210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211 《游虞山記》 清·沈德潛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
    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
    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
    ”仍未及登。

    辭賦精選狀物寫景

    212 《論詩五首》 清·趙翼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婉約惜春人生哲理

    213 《東城送運判馬察院》 宋·梅堯臣

    春風騁巧如翦刀,先裁楊柳后杏桃。
    圓尖作瓣得疏密,顏色又染燕脂牢。
    黃鸝未鳴鳩欲雨,深園靜墅聲嗷嗷。
    役徒開汴前日放,亦將決水歸河槽。

    送別友情寫人憂國憂民

    214 《答蘇武書》 兩漢·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時,榮問休暢,幸甚幸甚。
    遠托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遺,遠辱還答,慰誨勤勤,有逾骨肉,陵雖不敏,能不慨然?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
    終日無睹,但見異類。
    韋韝毳幕,以御風雨;羶肉酪漿,以充饑渴。

    古文觀止戰爭書信散文

    215 《尊經閣記》 明·王守仁

    經,常道也。
    其在于天,謂之命;其賦于人,謂之性。
    其主于身,謂之心。
    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古文觀止哲學理論

    216 《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魏晉·陶淵明

    草廬寄窮巷,甘以辭華軒。
    正夏長風急,林室頓燒燔。
    一宅無遺宇,肪舟蔭門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感嘆生活

    217 《指南錄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愛國抒情議論

    218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219 《秋懷詩十一首》 唐·韓愈

    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秋風一拂披,策策鳴不已。
    微燈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憂無端來,感嘆成坐起。
    天明視顏色,與故不相似。

    220 《送孟東野序》 唐·韓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

    古文觀止議論序文

    * 關于有窮已的詩詞 描寫有窮已的詩詞 帶有有窮已的詩詞 包含有窮已的古詩詞(13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