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月中的詩詞(919首)

    21 《淳熙十三年六月中使奉承德壽宮命捕金銀魚》 宋·胡某

    千頃山高六十里,上有寒潭清且泚。
    神龍久向此中蟠,作霖肯為蒼生起。
    群魚從之時浮枕,噞喁光彩歲月深。
    自然形質異凡鬣,或如美玉或如金。

    22 《紹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觀稼小休野石讀仲權》 宋·滕鎮

    稻香藹藹暑風清,下馬傳觴聽水笙。
    父老指詩懷舊尹,為鐫巖石寄心聲。

    23 《紹熙辛亥六月中伏日出郭觀稼小休野石讀仲權》 宋·滕鎮

    身傍蓬萊近紫清,巧言一出忽職笙。
    祗今家食應無恙,書傅衡陽雁寄聲。

    24 《淳佑甲辰三月中浣奉詔經略同客張景東馮云從》 宋·謝逵

    尋幽天氣得晴酣,小小籃輿勝繡鞍。
    洞以乳名云液涌,泉紆石出水晶寒。
    山容染翠開油幕,竹韻鳴竽立玉竿。
    孰謂地靈鐘秀異,美哉風物見興安。

    25 《次韻月中聞鶴》 宋·張蘊

    孤影徘徊且月中,流離滿貯酒如空。
    東皇太一應來下,笑指梅花一信通。

    26 《后和陶詩(二十首)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 明·童冀

    仲冬度長淮,滉蕩迷所知。
    同行得佳侶,乃諧夙所期。
    憶昨辭京國,與子適同時。
    參差各首路,不謂會在茲。
    舉觴更相屬,滿飲不須辭。
    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

    27 《九月中曾題二小詩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 宋·蘇軾

    湖上蕭蕭疏雨過,山頭靄靄暮云橫。
    陂塘水落荷將盡,城市人歸虎欲行。
    誰謂江湖居,而為虎豹宅。
    焚山豈不能,愛此千竿碧。

    28 《九月中曾題二小詩於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 宋·蘇軾

    誰謂江湖居,而為虎豹宅?
    焚山豈不能,愛此千竿碧。

    29 《題宋安撫月中香》 宋·戴復古

    移根廣寒殿,栽近讀書堂。
    良夜月中影,秋風天上香。
    此花真異種,萬木莫同芳。
    他日五枝秀,何慚竇十郎。

    30 《夜泊合江縣月中小舟謁西涼王祠》 宋·陸游

    懸瀑雪飛舞,奇峰玉嶙峋。
    搖碎一江月,來謁西涼神。
    我雖不識神,知是山水人。
    不敢持笏來,裋褐整幅巾。

    31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東》 元·姜彧

    山滴嵐光水拍堤。
    草香沙暖凈無泥。
    只疑誤入武林溪。
    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

    32 月中炬火發仙山驛,小睡射亭五首》 宋·楊萬里

    蹈月何銷秉炬行,也防月落未天明。
    果然留下長庚去,更賺行人作曉星。

    33 月中觀梅》 宋·方岳

    何物蒼頭不自量,踏梅踏月上山堂。
    月明幸是無痕跡,可惜瓊瑤一徑香。

    34 月中與諸友還在沙溪》 宋·丘葵

    為愛江頭月,回環宿鷺汀。
    露濃如潑水,天淡欲無星。
    樹色依月黑,螢光出竹青。
    夜深幽興極,瘦影自憐俜。

    35 《灃上西齋寄諸友(七月中善福之西齋作)》 唐·韋應物

    絕岸臨西野,曠然塵事遙。
    清川下邐迤,茅棟上岧峣.
    玩月愛佳夕,望山屬清朝。
    俯砌視歸翼,開襟納遠飆。

    婉約女子惜春柳樹

    36 月中仙(送杜仲微赴闕)》 宋·趙彥端

    露醑無情,送長歌未終,已醉離別。
    何如暮雨,釀一襟涼潤,來留佳客。
    好山侵座碧。
    勝昨夜、疏星淡月。

    37 《謁金門(次李圣予月中韻)》 宋·王千秋

    春漠漠。
    閑盡綺窗云幕。
    悔不車輪生四角。
    卻成緣分薄。
    想畫鴉兒方學。
    小蹙恨人無托。
    不道月明誰共酌。
    這般情味惡。

    詠物荷花愛情

    38 月中桂》 宋·董天吉

    云外仙花眾莫儔,廣寒宮殿足清幽。
    根盤天上一輪古,香落人間八月秋。
    玉兔杵頻金粟碎,素娥佩濕露枝稠。
    史君方運吳剛斧,要放清光照此舟。

    39 《次韻月中聞鶴》 宋·張蘊

    月明華表語霜清,萬籟沉沉靜有聲。
    一自別來璚樹長,幾回飛夢到曾城。

    40 《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 宋·蘇軾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臥羲軒。
    風輪曉入春筍節,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為予言:草木之長常在昧明間,早作而伺之,乃見其枝起數寸,竹筍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黃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騰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莖心,或垂于葉端,稻乃秀實,驗之信然。

    * 關于月中的詩詞 描寫月中的詩詞 帶有月中的詩詞 包含月中的古詩詞(9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