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曾丹的詩詞(867首)
701
《吳延年宰武義》 宋·楊億
精神滿腹富青春,燒尾曾看上禹門。
獻賦多年梁苑客,謫仙重世武夷孫。
一同印綬光初命,幾驛桑麻接故園。
澤國歸程秋欲盡,丹楓黃菊動吟魂。
702
《郡中即事書懷》 宋·楊億
海隅為郡真卑屑,簿領沉迷箠楚喧。
王事更逾星火急,吏曹何啻米鹽煩。
甘棠聽訟曾無倦,丹筆書刑幸不冤。
境上送迎暫置驛,齋中宴喜懶開樽。
703
《職方彭員外惟節知韶州》 宋·楊億
仙經舊得還丹訣,郎位高分列宿光。
太守雙旌指南越,使君千騎冠東方。
飲冰清白臨遐俗,晝錦輝榮過故鄉。
曾是重華張樂地,九韶聞處味應忘。
704
《歲暮有懷》 宋·楊億
遠辭金虎觀,來守縉云城。
鳴律行將盡,枯荄又向榮。
匏瓜宣父歡,江海子牟情。
求瘼曾無術,投虛豈有聲。
705
《王中奉漢老挽詞》 宋·韓元吉
符節光華二十春,壯猷曾不侍嚴宸。
棲心香火才同社,放意溪山幸卜鄰。
再世簪纓宜袞袞,一門蘭玉尚詵詵。
霜清三港追隨地,丹旐飄然淚滿巾。
712
《蔡君俊五世家慶圖詩》 元·楊維楨
蔡家肉譜繇司徒,西蜀蔓衍云間居。
胡笳一洗怨女孤,世世解讀中郎書。
傳家五葉忠孝俱,郁蔥佳氣無時無。
有母有母徐卿徐,生兒滾滾麒麟駒。
713
《李公子行》 元·楊維楨
李公子,鳳之雛,龍之駒。
面如赤玉盤,服如明月珠。
舌端吞吐五色錦,胸中元有鄴侯三萬牙簽書。
曩執金陵南端之白簡,今曳淮吳大府之長裾。
714
《周郎玉笙謠》 元·楊維楨
周郎學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鳳之和鳴。
曾侍瑤池阿母宴,座中調笑董雙成。
謫向人間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尋二女湘水頭,十三哀弦不成弄。
715
《小游仙二十首》 元·楊維楨
元君賜覲素華臺,酒飲龍胎五色醅。
醉啖蟠桃三百顆,手懷遺核大如杯。
女郎雙雙白玉床,對博宛在橘中央。
青城不取態盈襪,閑賭蕭家雙鳳凰。
716
《寄王梧溪》 元·楊維楨
仙舟曾記過南堂,鳴鳥高梧日正長。
胡蝶重來春夢覺,牡丹欲盡燕泥忙。
當時賓客知何往,此日音書或漫忘。
猶有白頭王粲在,獨將詞賦動江鄉。
718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719
《雪鶴篇贈詹同文》 明·劉基
有鶴有鶴丁令威,碧玉為骨玄霜衣。
曾城十二身所依,千年伐毛一度歸。
洗髓織女黃姑磯,瑤臺雪花大十圍。
食之神爽肉不肥,乘風振羽芳菲菲。
720
《桂林即興》 明·楊基
曾見重華巡狩來,漓江廟宇野棠開。
山無檜柏皆巖穴,地有芝苓盡藥材。
花布短衣齊膝制,竹皮長帽覆眉裁。
也應風土交州近,丹荔紅椒不用栽。
* 關于曾丹的詩詞 描寫曾丹的詩詞 帶有曾丹的詩詞 包含曾丹的古詩詞(86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