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暮云歸的詩詞(1696首)
461
《江上晚眺圖》 明·高啟
一發青山斷雁邊,渚宮樓閣暮云連。
煙波仿佛江南意,風柳依稀峽外天。
釣艇歸時風動葦,僧鐘起處日沉煙。
觀圖忽起滄洲想,身墮黃塵又幾年。
462
《式微》 宋·晁說之
暮云朝翼與心飛,白首何堪客子衣。
潮去潮來無遠邇,江南江北有從違。
廟堂慎用太平策,畎畝先知禍亂機。
一唱式微腸九斷,微乎微乎我同歸。
463
《陰山女歌》 宋·晁說之
陰山女漢服,初裁淚如雨。
自看顏色宜漢裝,琵琶豈復傳胡譜。
赤車使者傳琵琶,翩然雌鳳隨凰去。
豈不憐此女兒心,父母生身遠有祖。
464
《九日游華嚴寺二首》 宋·劉克莊
古塔東偏景最奇,年深何處認苔基。
碧紗籠毀雷轟壁,黃纈林疏葉脫枝。
鶻沒暮云天杳杳,鶴歸舊里冢累累。
山淚與龍落山帽,雨洗風吹在者誰。
465
《登山亭》 宋·文同
登臨平楚外,徒倚夕陽間。
歸鳥亂飛葉,暮云凝遠山。
行知筋力倦,愁欲鬢毛斑。
坐久成搔首,疏慵好強顏。
466
《述懷》 宋·陳與義
閉戶生白發,逍遙步城隅。
野外晴林滿,天末暮云孤。
水容澹春歸,草色帶雨濡。
物態紛如昨,世事再嗚呼。
京洛了在眼,山川一何迂。
乘槎莽未辦,且復小踟躕。
467
《秋日飲后晚歸》 宋·邵雍
水竹園林秋更好,忍把芳樽容易倒。
重陽已過菊言開,情多不學年光老。
陰云不動楊柳低,風遞輕寒生暮草。
無涯逸興不可收,馬蹄慢踏天街道。
469
《歲暮有懷》 宋·楊億
遠辭金虎觀,來守縉云城。
鳴律行將盡,枯荄又向榮。
匏瓜宣父歡,江海子牟情。
求瘼曾無術,投虛豈有聲。
471
《歲暮過信州靈溪》 宋·汪元量
不彈長鋏嘆無車,獨倚枯筇面碧虛。
兵破鄉村人住少,火燒橋道客行疏。
云低天闊鷹呼隼,水落溪喧獺趁魚。
東騖西馳歸未得,明朝又是歲將除。
474
《投來使》 元·楊維楨
讀書不負萬乘君,焉敢挾策干侯門。
極目姑蘇暮云暗,濯足洞庭秋水渾。
千金不意市駿骨,一飯豈期哀王孫。
我今拂袖且歸去,高臥桐江煙水村。
475
《煌煌京洛行》 明·劉基
齊謳且輟唱,吳趨亦停聲。
請君傾耳聽,聽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畫九州,茲惟土中央。
476
《喜廣仲伯逢來會》 宋·張栻
二阮向來俱莫逆,支筇為我到山巔。
濁醪共飲聊復爾,勝集于今亦偶然。
人立千峰秋色里,月生滄海暮云邊。
高談此地曾知幾,一笑歸來對榻眠。
477
《次韻關子容湖上晚飲》 宋·陳師道
風樹吹花落四鄰,暮云將雨作催人。
旋傾美酒留連客,急作新詩報答春。
試傍清湖看鬢發,莫辭行樂費金銀。
如今歸去還高臥,更問風光有幾旬。
478
《次韻解君接感懷》 宋·李新
太平事業按商周,麟閣儀形待子留。
壯士長歌三箭定,鴟夷歸老五湖秋。
生涯底事空藏劍,英氣平時已食牛。
歌扇舞衫今太寂,暮云佳句敵湯休。
* 關于暮云歸的詩詞 描寫暮云歸的詩詞 帶有暮云歸的詩詞 包含暮云歸的古詩詞(16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