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易號的詩詞(247首)

    201 《書法蟹方后》 宋·陳造

    放麑念號鳴,易牛憐觳觫。
    仁心誰獨無,天機或待觸。
    悠悠寄宇宙,往往狥口腹。
    君子一飽適,庖事不到目。

    202 《哭元帥宗公澤》 宋·吳芾

    嗚呼哀哉元帥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風采,心如鐵石氣如虹。
    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真金百鏈愈不變,流水萬折歸必東。

    203 《初至鴻佑成二百字》 宋·王之望

    我生何悠悠,飄搖若懸旌。
    已破龍華夢,復成鴻佑行。
    鴻佑在何許,海闊山崢嶸。
    地侵魚龍窟,路與猿猱爭。

    204 《它山堰》 宋·樓鑰

    它山堰頭足奇觀,百萬雷霆聲不斷。
    誰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瀾成兩段。
    四明山深水源遠,眾壑會谿長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瀉入長江勢奔竄。

    205 《昨夜雨又作方此祈禱輒得數語述懷》 宋·虞儔

    淫雨天公不肯晴,區區香火屢哀鳴。
    雨年苦潦民何罪,千里分憂責匪輕。
    已幸早禾方露積,正憐秋稼與云平。
    蓱號莫敗西成好,捩手從為易覆羹。

    206 《留別成父弟以貧賤親戚離為韻五首》 宋·趙蕃

    秋日苦易暗,秋宵苦難晨。
    蟲號雞不已,我亦長吟呻。
    哀哉念何深,出處累一貧。
    在家庸可忍,行旅計愁人。

    207 《寄孫子進昆仲》 宋·趙蕃

    霜風入枯葦,客枕那能安。
    起尋短燈檠,捐書復慷看。
    緬思平生游,平陸多奔湍。
    懷哉豈無人,荊吳路漫漫。

    208 《再賦》 宋·程公許

    物華過眼半黃凋,萬竅號風夜栗憀。
    一寸古心難石轉,三生妄念易冰消。
    鉛共汗筆千年夢,白黑文枰幾路饒。
    勘破古今無一事,省煩更好去風瓢。

    209 《明禋進戒詩》 宋·程公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
    惟圣能饗,非德莫親。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210 《游涪州北巖》 宋·程公許

    恭惟同出自,斯文其在茲。
    白衣帝王師,古聞今所疑。
    慘澹涪江濱,煙雨衣無炊。
    一編洗心易,后學之蓍龜。

    211 《重聘古梅行》 宋·王柏

    千金卜得繇非熊,木德將興獵太公。
    槐安與國已陳跡,盛衰直與陰陽通。
    知羹自昔親受記,欽冰齧雪工磨礲。
    此中洞洞無所有,徹上徹下俱玲瓏。

    212 《戊申和嘉興守瑞麥行》 宋·李曾伯

    瑞麥歌懷安,三岐及六穗。
    嘉祥不虛出,良以氣和致。
    人言一劃木,華枯且為異。
    況茲一日食,有是三足記。

    213 《戲呈君用》 宋·方岳

    秋崖初無負郭二頃田,向來耕舍寒炊煙。
    負薪行歌遭婦罵,往往倒崖底之枯松,煮崖邊之飛泉。
    龜腸怒吼賣牛具,

    214 《懷南塘朱省閱》 宋·衛宗武

    我如蟄戶居,跬步不可移。
    君有遠行役,暑途方驅馳。
    覘知所如往,謂已杭雙溪。
    人茍懷忠信,蠻貊其行之。

    215 《贈趙月麓之霅》 宋·衛宗武

    乍合成乍離,歲月何飄忽。
    重來吾愈老,喜復遂良覿。
    月麓號新改,簪裳亦殊昔。
    議論羲皇前,咳唾煙霞出。

    216 《藤花》 宋·董嗣杲

    蒙葺紫結秀蕤明,遠訝霞鋪彩鳳輕。
    碎影照溪羞晚悴,爛香蔓壑藉春榮。
    蔓如諛佞依權勢,色比空華易死生。
    花落水流儴沈約,至今故客號馀英。

    217 《午陰坐清足軒》 宋·董嗣杲

    云過秋天亂擘絮,風透秋窗遺剪刀。
    客衣難禁如此候,離家失侶徒呼號。
    肌骨癯然病易入,況復加以思慮勞。
    行來行往失神雋,蟄此何殊懸壁猱。

    218 《河傳 樂府十擬,弁陽老人為古人所未為·素》 元·邵亨貞

    一出新意矣。
    暇日先生以詞寄示,且徵予作,既又獲見橋李諸俊用所擬,益切奇出,閱誦累日無厭。
    因悟古人作長短句,若慢則音節氣概,人各不類,往往自民一家。
    至于令則律調步武句語,若無大相遠者,間有奇語,不過命以新意,亦未見其各成一家也。

    219 《河傳 樂府十擬,弁陽老人為古人所未為·素》 元·邵亨貞

    一出新意矣。
    暇日先生以詞寄示,且徵予作,既又獲見橋李諸俊用所擬,益切奇出,閱誦累日無厭。
    因悟古人作長短句,若慢則音節氣概,人各不類,往往自民一家。
    至于令則律調步武句語,若無大相遠者,間有奇語,不過命以新意,亦未見其各成一家也。

    220 《恨歡遲》 元·王哲

    名*排三本姓王。
    字知明子號重陽。
    似菊花如要清香。
    吐緩緩,等濃霜。
    學易年高便道裝。
    遇淵明、語我嘉祥。
    指蓬萊云路如歸去,慢慢地休

    * 關于易號的詩詞 描寫易號的詩詞 帶有易號的詩詞 包含易號的古詩詞(2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