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易內的詩詞(324首)

    241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242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八政首食貨,錢幣通有無。
    國朝幣用楮,流行比金珠。
    至今垂百年,轉布彌寰區。
    此物豈足貴,實由威令敷。

    243 《上運使工部》 宋·強至

    天地慳英氣,人皆所得偏。
    公乎何卓越,性乃獨純全。
    精學窺神{奧米換采},遺經討圣淵。
    辭宗師者眾,詩將敵無前。

    244 《薄薄酒》 宋·陳造

    薄薄酒,顏可丹。
    粗粗布,身不寒。
    丑丑婦,貧相歡。
    人生浪行路難,欲不外騖心內安。

    245 《投連泉州顯學五十韻》 宋·曹勛

    某也多奇蹇,艱艱已十年。
    素風惟汗簡,生計只韋編。
    先業雖殊軌,時流幸比肩,固窮心尚壯,鼓勇氣地無前。

    246 《寄隱者》 宋·吳芾

    守道宋高士,筑室齊東鄙。
    植竹看歲寒,種田助形委。
    束書捐古今,抱易究生死。
    不以外移內,不以行責止。

    247 《失題》 宋·李流謙

    學者一大事,最重出與處。
    用行舍之藏,孔顏獨相許。
    參賜地位高,窺牖不得睹。
    而況未見圣,一曲株守兔。

    248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249 《游無為寺》 宋·李流謙

    導師生何年,人猶記此日。
    香火緇俗會,風雨神鬼集。
    我來恰秋深,迥迥原野闊。
    群山勢愈壯,老木氣不折。

    250 《代求子紹上魏邸壽詩》 宋·樓鑰

    皇家基業天與隆,金枝玉葉槃石宗。
    我皇圣德摩蒼穹,朱邸森列慶所鐘。
    仲氏吹箎何雝雝,云夢八九羅心胸。
    群經讀遍巾箱中,筆端豪氣舒長虹。

    251 《送高仲遠赴滁倅》 宋·樓鑰

    高氏在四明,於今為清門。
    貳卿道素高,夫人德尤尊。
    子弟盡恂恂,夫君更春溫。
    昔年奉慈親,定省嚴晨昏。

    252 《王成之給事囿山堂》 宋·樓鑰

    煙雨望麗陽,前山羅紫翠。
    照水挹南明,不與巾子對。
    朅來登囿山,一覽萬山會。
    蓮城山固多,此地要為最。

    253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 宋·趙蕃

    兩載皇華使,江湖得少寬。
    見皆儒雅錄,聞絕惠文彈。
    內外有輕重,言行無易難。
    春秋賢者責,傾耳向長安。

    254 《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 宋·趙蕃

    十年保我章泉竹,木枕布衾供易粟。
    家貧縱爾不自給,且不知榮安取辱。
    今年誰令起作官,此路向來非所熟。
    示詩往往道離索,又說是邦山水足。

    255 《陳擇之經過以贛守留尚書得祠亟歸別之其行甚》 宋·趙蕃

    過我不停軌,嗔公但憶歸。
    民思河內借,士失荊州依。
    別去目易極,詩來寒益衣。
    今時未為貴,歲晚望荊扉。

    256 《陳同甫抱膝齋二首》 宋·葉適

    昔人但抱膝,將軍擁和鑾。
    徒知許國易,未信藏身難。
    功雖愆歲晚,譽已塞世間。
    今人但拘膝,流俗忌長嘆。

    257 《石洞書院》 宋·葉適

    好泉好石入君廬,霧鎖云封地敢居。
    若挹風光當豪饌,豈同經史作寒菹。
    庭中蓍老易無過,畹內蘭滋詩有余。
    只此盡知賢圣樂,世閒青紫亦空虛。

    258 《至左綿盡懷呈榮州二兄》 宋·魏了翁

    歲行析木予去國,鶉尾之年才返室。
    東西南北著此身,水陸二千三百日。
    或云子非善謀身,幸生斯世同斯人。
    胡為嘐嘐苦自好,輕辭富貴重絕貧。

    259 《東川節度歌》 宋·程公許

    東川節度兵馬雄,我嘗聞這浣溪翁。
    五百年間人事紛變滅,惟有青山袞袞今古同。
    春官侍郎李太史,沃絲昔日來觀風。
    八年挽爺一炊條例,蔚藍臺上煙雨悉溟濛。

    260 《明禋進戒詩》 宋·程公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
    惟圣能饗,非德莫親。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 關于易內的詩詞 描寫易內的詩詞 帶有易內的詩詞 包含易內的古詩詞(3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