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易內的詩詞(324首)

    201 《天廄神兔歌》 明·曾棨

    永樂七年春二月,余以扈從北巡,給賜內廄兔色馬一匹,蓋朝鮮所貢也。
    神駿超越,異于凡馬,經數千里若有余力。
    予聞古良馬有赤兔之名,故作《神兔歌》以贊之。

    202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203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04 《贈別郭元達》 明·周子諒

    黃鵠乘天風,飄飄忽高翔。
    飛飛巢林鳥,刷羽情內傷。
    豈無凌霄志,六翮不得長。
    念子平生意,相送以徬徨。

    205 《擬古詩(六首·永樂五年)》 明·朱高煦

    磊落元始祖,英名出天然。
    繼統一海內,彬彬任才賢。
    偃武重斯文,生民皆息肩。
    從容頗中道,暗合如有傳。

    206 《贈眼醫王生彥若》 宋·蘇軾

    針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絡脈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207 《贈眼醫天彥若》 宋·蘇軾

    鍼頭如麥芒,氣出如車軸。
    間關脈絡中,性命寄毛粟。
    而況清凈眼,內景含天燭。
    琉璃貯沆瀣,輕脆不任觸。

    208 《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 宋·王安石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誰謂秦淮廣,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獨往,扶憊強登涉。
    蔡侯聞之喜,喜色見兩頰。

    209 《甘棠梨》 宋·王安石

    甘棠詩所歌,自足夸眾果。
    愛其凌秋霜,萬玉懸磊砢。
    園夫盛采摘,市賈爭包裹。
    車輸動盈箱,舟載輒連柁。

    210 《清湘驛送祝賀州南歸》 宋·范成大

    海內交情兩斷金,離歌倡和俱吳音。
    桃花如雨暮春酒,竹箭有筠他日心。
    萬里書來蜀道易,四愁詩成湘水深。
    田園將蕪各早計,一棹五湖能見尋?

    211 《別賈耘老》 宋·秦觀

    若有人兮霅之濱,服火齊兮冠切云。
    有才不為世所掄,盡入詩句為奇新。
    忘歸繁弱不浪陣,發必中的疑有神。
    目關飛鳥緡蒼鱗,俛仰自娛忘賤貧。

    212 《秋思》 宋·陸游

    今日鵲噪檐,邢趙別我西。
    老懷易感慨,近別亦慘凄。
    自我臥孤村,海內無輪蹄。
    垂虹秋愈佳,不得同裝齎。

    213 《鹿頭關過龐士元廟》 宋·陸游

    士元死千載,凄惻過遺祠。
    海內常難合,天心豈易知。
    英雄今古恨,父老歲時思。
    蒼蘚無情極,秋來滿斷碑。

    214 《故人趙昌甫久不相聞寄三詩皆杰作也輒以長句》 宋·陸游

    海內文章有阿昌,數能著句寄龜堂。
    就令覿面成三倒,未若冥心付兩忘。
    道義極知當負荷,風波那得易禁當。
    相思命駕應無日,且約陶然寓醉鄉。

    215 《青云驛》 唐·元稹

    岧峣青云嶺,下有千仞谿。
    裴回不可上,人倦馬亦嘶。
    愿登青云路,若望丹霞梯。
    謂言青云驛,繡戶芙蓉閨。

    216 《逍遙四章呈欽之堯夫》 宋·司馬光

    閑思宇宙內,何物不由天。
    定分不移易,勞心徒充捐。
    鵬飛九萬里,松壽一千年。
    斥鷃與朝菌,逍的亦自然。

    217 《姑蘇雜詠 洞庭山》 明·高啟

    朝登西巖望太湖,青天在水飛云孤。
    洞庭縹緲兩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壺。
    嘗聞此山古靈壤,蛇虎絕跡歡樵夫。
    濤聲半夜恐魂夢,石氣五月寒肌膚。

    218 《答余左司沈別駕元夕會飲城南之作時在圍中》 明·高啟

    青帝行春氣初播,云沍余陰苦難破。
    江頭碧草生未長,戰馬寒嘶龁殘莝。
    炊煙泠落雨中濕,鄰屋時聞有啼餓。
    我愁郁郁但欲眠,肯以案書勤自課。

    219 《吳中親舊遠寄新酒(二首)》 明·高啟

    雙壺遠寄碧香新,酒內情多易醉人。
    上國豈無千日釀,獨憐此是故鄉春。

    220 《積善堂》 宋·晁說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 關于易內的詩詞 描寫易內的詩詞 帶有易內的詩詞 包含易內的古詩詞(3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