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昏家的詩詞(937首)

    421 《頌古五十七首》 宋·釋道昌

    手攜花鼓到城根,反著麻鞋過短門。
    笑把柴頭書古字,大家來步月黃昏。

    422 《偈六首》 宋·釋法智

    辨不辨,昏不昏,打破盆子只論盆。
    千里遠山煙樹,數家沙島漁村。
    夜深月與湖光渾,天水茫茫絕點痕。

    423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家山歸到莫因循,竭力寅昏奉二親。
    機盡功忘恩義斷,便成不孝闡提人。

    424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425 《久雨》 宋·汪若楫

    連連春雨幾黃昏,溪岸人家水近門。
    借部人家水曾落,竹林枝上看風痕。

    426 《句》 宋·王觀國

    雨昏蘭芷湘君浦,煙鎖滄浪漁父家。

    427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428 《鰲溪》 宋·謝諤

    藹藹煙云望眼昏,亂紅翻逕綠遮門。
    一聲啼鳥在何處,山外人家桑柘村。

    429 《次韻吳叔廉山村》 宋·許存我

    田繞青山好住家,短籬疏圃接丘麻。
    煙村遠近棲鴉亂,竹岸高低飛鷺斜。
    泉噴石間嚴涌雪,霧浮堤外柳吹花。
    連云碧色秋光冷,眠犢黃昏草長芽。

    430 《秋雨》 宋·許顗

    零雨不出動隔旬,門前秋草長於人。
    江湖浩渺欲無岸,錦石最小猶生云。
    微陽片月何曾見,只有莓苔昏生硯。
    田家黍穗未暇悲,茅屋且為螢火飛。

    431 《揚州送別》 宋·薛廷玉

    匹馬揚州路,香開幾樹花。
    春光無揀擇,淮池亦繁華。
    日沸長江水,風昏古戰沙。
    爭雄舊時事,君去莫思家。

    432 《劍閣》 宋·燕肅

    劍聳秋峰積靄昏,關城遙向望中分。
    觸新百堵連青嶂,依舊千家住白云。
    松檜影隨巖寺出,管弦聲雜澗聲聞。

    433 《題劉居士江樓》 宋·曾致堯

    劉八江樓雅,詩家不易言。
    春風花對岸,夜月水當軒。
    簾捲青山入,窗開白浪翻。
    畫來須妙手,夢去亦清魂。

    434 《步月池》 宋·趙善信

    燈火黃昏盡,無家不掩門。
    為看橋上月,印破水中云。
    樹影縱橫見,蛙聲雜遝聞。
    幽人思正苦,獨坐更難論。

    435 《暮村》 宋·趙釴夫

    陰村煙樹暝黃昏,一簇人家半掩門。
    看盡棲鴉啼噪后,牧童歸去雨聲繁。

    436 《系纜》 宋·鄭克已

    系纜縈回浪,昏林入暮鴉。
    水窮人有路,天盡客無家。
    蕉葉浮春蟻,魚歌隔蒲沙。
    醉眠星斗下,尋夢卜年華。

    437 《題玉巖次韻》 宋·鄭蘊

    亂山環繞疑無路,卻望人家嶺上村。
    古寺性耽泉石趣,孤城不見水煙昏。
    早行攜杖雪初起,夜誦挑燈景尚暄。
    遙問隱居何處是,滿巖松竹至今存。

    438 《題化龍山》 宋·朱真人

    郭外郊西柳色芽,東流注目浩無涯。
    江明白白紅紅樹,春在三三兩兩家。
    幾度來臨逢社燕,一樽相對到昏鴉。
    此邦物色吟成畫,高謝山中景致嘉。

    439 《李老谷》 元·黃溍

    緣崖一徑微,入谷雙崦窄。
    密林日易昏,況乃云雨積。
    行人望煙火,客舍依山色。
    家僮為張燈,野老煩避席。
    未覺風俗殊,只驚關河隔。
    嚴程不可緩,子規勿勸客。

    440 《扇》 明·蔡羽

    誰家紈扇碧,舊畫網蟲昏。
    侍寵曾羞日,承宣不避暄。
    月輪空自妒,秋思已難言。
    錯認桃花影,班姬點淚痕。

    * 關于昏家的詩詞 描寫昏家的詩詞 帶有昏家的詩詞 包含昏家的古詩詞(9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