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身始的詩詞(701首)

    561 《和董紫岡》 明·莫如忠

    頻年不復賦秋悲,秋盡江城昨始知。
    身向閑居寧論拙,客來問字久無奇。
    中廚黍熟焚枯后,小閣樽開釀菊時。
    聞道窺園猶懶性,肯攜吟興過東籬。

    562 《閉齋自述寄王駕部》 明·施漸

    始知蓬藋蔽門深,豈是幽居避物心。
    舊業盡荒秋雨里,一身閑臥碧溪陰。
    園空三徑人稀到,名在諸生老半侵。
    幾度憶君相共語,高山無伴只囊琴。

    563 《性初余同門友至正初定交錢唐及茲兩紀頃以先》 明·王祎

    憶昔與子游,我齒始逾冠。
    子年頗少我,已復飽經傳。
    白璧信少雙,明珠合同穿。
    吾師文獻公,清慎寡推薦。

    564 《寄友人》 明·王澤

    我本東海人,家住東海頭。
    自從丱角時,便向西州游。
    邇來西游十九載,夜夜思歸夢東海。
    此身厭逐戎馬間,落魄唯存壯心在。

    565 《唐仙方伎圖》 明·王佐

    開元天子承平日,錦繡山河壯京室。
    金殿璇題表集賢,玉屏粉繪圖無逸。
    夔龍接武居阿衡,萬方旭日當文明。
    衡山老仙何所有,亦復通籍承恩榮。

    566 《次韻王止仲見寄并柬郡諸友》 明·徐賁

    少年不用悲秋蓬,致身豈但儒冠中。
    壯心非干要夸世,平生直欲圖成功。
    枉將空言恣幽討,徒采眾說相芟礱。
    全功獨取遼城箭,大言誰信扶桑弓。

    567 《遣興》 明·易恒

    生也無涯信有涯,幽情謾自惜芳華。
    每憐修潔聽詩鶴,難遣低斜篆壁蝸。
    境熟不疑身是妄,慮澄始覺夢成賒。
    晚晴看遍江頭水,流盡西林一片霞。

    568 《中秋對月(三首·丁未)》 明·易恒

    耿耿孤光海上流,幾家空想大刀頭。
    欲探蟾兔應無跡,始信山河總是愁。
    白露丹楓寒自化,清霜白骨爛誰收。
    此身若有雙鳧舄,不向人間嘆九州。
    ¤

    569 《馬道驛丞歌》 明·張佳胤

    馬道驛臣八十五,身寄西秦家東魯。
    耳聾齒脫鬢如霜,出入逢迎狀傴僂。
    路接青橋與武關,棧道崎嶇無與伍。
    不卑小官有展禽,不薄乘田有尼父。

    570 《和陶雜詩十一首》 宋·蘇軾

    斜日照孤隙,始知空有塵。
    微風動眾竅,誰信我忘身。
    一笑問兒子,與汝定何親。
    從我來海南,幽絕無四鄰。
    耿耿如缺月,獨與長庚晨。
    此道固應爾,不當怨尤人。

    571 《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 宋·蘇軾

    解組歸來道益光,坐看百物自炎涼。
    卷簾堂上檀槽鬧,送客林間樺燭香。
    淺量已愁當酒怯,非才尤覺和詩忙。
    何人貪佩黃金印,千柱耽耽鎖北岡。

    572 《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 宋·蘇軾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臥羲軒。
    風輪曉入春筍節,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為予言:草木之長常在昧明間,早作而伺之,乃見其枝起數寸,竹筍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黃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騰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莖心,或垂于葉端,稻乃秀實,驗之信然。

    573 《何公橋》 宋·蘇軾

    天壤之間,水居其多。
    人之往來,如鵜在河。
    順水而行,云馳鳥疾。
    維水之利,千里咫尺。

    574 《游凈居寺(并敘)》 宋·蘇軾

    凈居寺,在光山縣南四十里大蘇山之南、小蘇山之北。
    寺僧居仁為余言:齊天保中,僧思惠過此,見父老問其姓,曰蘇氏,又得二山名。
    乃嘆曰:吾師告我,遇三蘇則住。
    遂留結庵。

    575 《金山寺》 宋·王安石

    招提憑高岡,四面斷行旅。
    勝地猶在險,浮梁裊相拄。
    大江當我前,颭滟翠綃舞。
    通流與廚會,甘美勝牛乳。

    576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紋。
    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語,地上赤日流黃塵。
    燭龍中天進無力,客主歊然各疲劇。

    577 《處世》 宋·戴復古

    風波境界立身難,處世規模要放寬。
    萬事盡從忙里錯,一心須向靜中安。
    路當平處經行穩,人有常情耐久看。
    直到始終無悔吝,旁生枝葉便多端。

    578 《偶作》 宋·辛棄疾

    老去都無寵辱驚,靜中時見古今情。
    大凡物必有終始,豈有人能脫死生。
    日月相催飛似箭,陰陽為寇慘于兵。
    此身果欲參天地,且讀中庸盡至誠。

    579 《秋思》 宋·陸游

    秋毫不受俗塵侵,隨處悠然一散襟。
    天際掛虹初斷雨,云頭翳日又成陰。
    引泉北澗長澆竹,拂榻西窗自斫琴。
    藥石掃空身便健,始知萬事要無心。

    580 《題齋壁》 宋·陸游

    看盡人間利與名,歸來始覺此身輕。
    禍機不敗漂舟興,樂事渾輸地碓聲。
    破篋雖無衣可典,寒畦已有芋堪烹。
    余年且健貧何害,剩與鄰翁醉太平。

    * 關于無身始的詩詞 描寫無身始的詩詞 帶有無身始的詩詞 包含無身始的古詩詞(70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