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證的詩詞(334首)

    1 《普庵家寶》 宋·釋印肅

    普庵家寶,不著尋討。
    迷時不見,在處煩惱。
    悟時無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2 《流民嘆》 宋·黃庭堅

    朔方頻年無好雨,五種不入虛春秋。
    邇來后土中夜震,有似巨鰲復戴三山游。
    傾墻摧棟壓老弱,冤聲未定隨洪流。
    地文劃劙水觱沸,十戶八九生魚頭。

    3 《偈頌四十二首》 宋·釋祖先

    二千年前公案,今朝重為提撕。
    同住大光明藏,無修無證無為,腦后依前欠一槌。

    4 《酬趙隱君還予詩稿之作因來韻增至二十四用柳》 宋·孫巖

    度德宜滕長,論交墮魯臯。
    凄涼當歲晚,瀟灑見時髦。
    常恐詩無證,空知調欲高。
    扶疏才社櫟,變化豈胥濤。

    5 《頌古十首》 宋·釋端裕

    百千諸佛眉彎曲,無證無修眼搭癡。
    踏著未消連底凍,一時認作碧琉璃。

    6 《奉酬顏使君真卿見過郭中寺寺無山水之賞…以答焉》 唐·皎然

    州西柳家寺,禪舍隱人間。
    證性輕觀水,棲心不買山。
    履聲知客貴,云影悟身閑。
    彥會前賢事,方今可得攀。

    唐詩三百首寫山邊塞征人思鄉

    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8 《無題》 明·唐寅

    小院疏枝襯日西,階前俯首莫沉迷。
    碎紅風里堅心守,銜綠檐頭遠景啼。
    踱步鞋痕師稟氣,居身境界辟新蹊。
    古今代謝歌新韻,辯證思維好壞攜。

    9 《西江月·天上仙無懵懂》 元·尹志平

    天上仙無懵懂,人間性有頑愚。
    門中有幸看經書。
    性性堂堂開悟。
    達理真明妙有,觀空體合虛無。
    慧通靈寶證元初。
    誰解無文不度。

    10 《西江月·真火本來無候》 元·王惟一

    真火本來無候,休拘日月時年。
    試思混沌未分前。
    招甚時年證驗。
    跳出五行外面,絲毫不染塵緣。
    方知這個妙中玄。
    一粒寶珠出現。

    11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君不見,日面金仙如月面。
    見非是見見無能,霜天月映瑠璃殿。

    12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絕學無為閑道人,不曾禮拜不看經。
    不動遍周塵剎海,卓爾孤身混白云。

    13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無明實性即佛位,心凈還同佛土凈。
    水鳥樹林聲色中,殊無毫發來爭競。

    14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幻化空身即法身,且無分別與緣情。
    青青翠竹無非相,郁郁黃花搭地靈。

    15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法身覺了無一物,入滅降生非出沒。
    觀身實相亦如然,究竟何曾離兜率。

    16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本元自性天真佛,一體無邊含萬物。
    迷時只道有西天,悟來當甚乾蘿卜。

    17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三毒水泡虛出沒,將無作有埋深窟。
    洛浦曾將喻色身,誰人解語依靈物。

    18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證實相,無人法,不用尺刀并寸甲。
    魔軍盡總證菩提,大地須彌一芥納。

    19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若將妄語誑眾生,永劫不來世上行。
    無縫塔中非相貌,劈頭坐卻老盧能。

    20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頓覺了,如來禪,豈獨東方與竺乾。
    充塞虛空無空缺,一毛孔裹現三千。

    * 關于無證的詩詞 描寫無證的詩詞 帶有無證的詩詞 包含無證的古詩詞(3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