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無清曉的詩詞(1108首)

    41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唐·李白

    尋幽無前期,乘興不覺遠。
    蒼崖渺難涉,白日忽欲晚。
    未窮三四山,已歷千萬轉。
    寂寂聞猿愁,行行見云收。

    寫景

    42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
    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寫柳宋詞三百首

    43 《清平樂·曉云狼藉》 元·韓奕

    曉云狼藉。
    淡淡煙中日。
    柳絮欲飛無氣力。
    滿院綠陰清寂。
    熏篝香戀殘煤。
    畫羅衣試新裁。
    春尚有些寒在,銀屏到晚慵開。

    44 《清平樂·曉云狼藉》 元·韓奕

    曉云狼藉。
    淡淡煙中日。
    柳絮欲飛無氣力。
    滿院綠陰清寂。
    熏篝香戀殘煤。
    畫羅衣試新裁。
    春尚有些寒在,銀屏到晚慵開。

    45 《曉望海山》 宋·陸游

    暮山青尚淺,曉山如黛染。
    開窗望海山,天清霧方歛。
    向來六月中,黑云齊如截,蒼龍下曳尾,卷雨灑炎熱。
    造物信老手,忽作萬里秋,刻削此孤峭,巉然消客愁。
    豈無一布帆,寄我浩蕩意;會當駕長風,清嘯遺世事。

    46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47 《瀘水清》 宋·程公許

    瀘水清,瀘水之清如鏡平。
    蜀江西來流沄沄,內江胥命如逡巡。
    兩江合處聳百雉,表里益梓巴夔分,如戶有限齒有唇。

    48 《送曹能始還閩中 分賦得李白詩湖清霜鏡曉》 明·王嗣經

    歸客金陵道,霜帆夢鏡湖。
    天秋水衣斂,海曙日輪孤。
    幔卷波紋縠,舟凌露藻珠。
    潮平光稍白,風定浪還無。
    清映冰花薄,澄涵錦樹鋪。
    鳥來分水碧,人去亂汀菰。
    賀監風流在,臨風酹一觚。

    49 《題墨梅風煙雪月水石蘭竹八軸》 宋·姚勉

    清晨有客南昌來,袖出數幅春風梅。
    芳根不種生綃上,安得的皪霜葩開。
    霜葩能開不能謝,始信筆端生造化。
    細看入趣直欲攀,亦復不知梢是畫。

    50 《太湖詩·曉次神景宮》 唐·皮日休

    夜半幽夢中,扁舟似鳧躍。
    曉來到何許,俄倚包山腳。
    三百六十丈,攢空利如削。
    遐瞻但徙倚,欲上先矍鑠。

    51 《亞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貽佳作三篇清絕不敢輕…庶資一笑耳》 唐·徐鉉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陽照殘雪。
    城中有客獨登樓,遙望天邊白銀闕。
    白銀闕下何英英,雕鞍繡轂趨承明。

    52 《亞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貽佳作三篇清絕不敢輕…庶資一笑耳》 唐·徐鉉

    海陵城里春正月,海畔朝陽照殘雪。
    城中有客獨登樓,遙望天邊白銀闕。
    白銀闕下何英英,雕鞍繡轂趨承明。

    53 《歸國遙(國一作自,遙一作謠)》 唐·溫庭筠

    香玉,翠鳳寶釵垂s4zy.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綠¤
    畫堂照簾殘燭,夢馀更漏促。
    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雙臉,小鳳戰篦金飐艷。

    54 《鷓鴣天·徹曉華燈照鳳城》 宋·無名氏

    徹曉華燈照鳳城。
    猶嗔宮漏促天明。
    九重天上聞花氣,五色云中應笑聲。
    頻報道,奏河清。
    萬民和樂見人情。
    年豐米賤無邊事,萬國稱觴賀太平。

    55 《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愛置酒》 宋·晁公溯

    玉斧琢月玻瓈聲,月中桂樹秋風驚。
    終年待此一輪滿,不憂蛙食憂鼉鳴。
    白鼉十日鳴空山,雨師乘云呼不還。
    黃塵曉漲三尺潦,明河夜飛千丈瀾。

    56 《冬曉章上人院》 唐·皮日休

    山堂冬曉寂無聞,一句清言憶領軍。
    琥珀珠黏行處雪,棕櫚帚掃臥來云。
    松扉欲啟如鳴鶴,石鼎初煎若聚蚊。
    不是戀師終去晚,陸機茸內足毛群。

    57 《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曉次神景宮》 唐·陸龜蒙

    曉帆逗碕岸,高步入神景。
    灑灑襟袖清,如臨蕊珠屏。
    雖然群動息,此地常寂靜。
    翠鑷有寒鏘,碧花無定影。

    58 《廿五日曉泛山行歷龍井諸處還孤山湖是日物色》 明·馮夢禎

    清旦踐夙期,泛舟益新侶。
    和風沁肌骨,初旭媚空水。
    水窮山色親,徑曲樹容美。
    龍泓晝常陰,竹閣晴疑雨。

    59 《五月旦日與黃仲珍雷景陽酌于維揚抵暮出城曉》 明·陶安

    蕩舟竹西聞好歌,飄如仙槎泛銀河。
    青樓傍市卷朱箔,舞裾綠皺如春波。
    香消紅藥采鸞去,其如青鏡寂寞何。
    金盤露清筍牙白,小住半日非蹉跎。

    60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 關于無清曉的詩詞 描寫無清曉的詩詞 帶有無清曉的詩詞 包含無清曉的古詩詞(11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