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無所從的詩詞(1752首)
3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8
《哨遍》 宋·辛棄疾
今昌父之弟成父,於所居鑿池筑亭,榜以舊名。
昌父為成父作詩,屬余賦詞,余為賦哨遍。
莊周論於蟻棄知,於魚得計,於羊棄意,其義美矣。
然上文論虱吒於豕而得焚,羊肉為蟻所慕而致殘,下文將并結二義,乃獨置豕虱不言而遽論魚,其義無所從起。
14
《遷謫江表久未歸》 唐·竇參
一自經放逐,裴回無所從。
便為寒山云,不得隨飛龍。
名豈不欲保,歸豈不欲早。
茍無三月資,難適千里道。
離心與羈思,終日常草草。
人生年幾齊,憂苦即先老。
誰能假羽翼,使我暢懷抱。
* 關于無所從的詩詞 描寫無所從的詩詞 帶有無所從的詩詞 包含無所從的古詩詞(175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