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方方的詩詞(2131首)

    481 《送張坦公方伯出塞》 清·丁澎

    老去悲長劍,胡為獨遠征?
    半生戎馬換,片語玉關行。
    亂石沖云走,飛沙撼磧鳴。
    萬方新雨露,吹不到邊城。

    482 《挽方水云道士用東坡先生清虛堂韻》 明·沈周

    學仙不成似炊沙,紫府著爾無閑衙。
    長生只在唇舌上,六十瞥眼風中花。
    江湖漂萍本無蒂,一囊書畫東西家。
    虛談火龍配水虎,豈見白蝠如烏鴉。

    483 《臥病七旬方起試筆作字適世賢有詩見慰依韻奉》 明·程敏政

    獨臥空房思有余,茂陵憔悴舊相如。
    病來自覺逢迎倦,客至從嗔禮法疏。
    風約黃塵凝硯沼,雨催青草上階除。
    讀君詩罷還成句,棗筆藤箋試手初。

    484 《致方曦》 近代·蕭紅

    高樓舉目望,咫尺天涯間。
    百喚無一應,誰知離恨多。

    485 《和方有懷孤鴛鴦詩》 清·錢秉鐙

    十首詩成盡可憐,憐他只影小窗前。
    也知嶺外歸來客,獨宿松間十七年。

    486 《和方有懷孤鴛鴦詩》 清·錢秉鐙

    此生交頸夢難成,愧煞人間伉儷情。
    喚作鴛鴦單不得,時時顧影怕呼名。

    487 《暑中走椒嶺省方氏姊示諸甥》 清·錢秉鐙

    十七年前椒嶺路,短驢疑在夢中行。
    兵烽幾度門無徑,靈雨初通澗有聲。
    牛屋半楹啼寡姊,蔬盤一夜費貧甥。
    老來萬事心灰盡,益重人間骨肉情。

    488 《弟洛為猗氏學諭以襄陵酒方見示如法釀造良佳》 明·李濂

    襄陵自昔稱名酒,猗氏于今得秘方。
    傳示故園知汝意,釀成新味與誰嘗。
    金盤滴露泠泠白,玉碗浮春冉冉香。
    倚甕題詩寄吾弟,西齋風雨憶聯床。

    489 《寄林子方》 宋·陳俊卿

    雙闕門高襲慶余,相望再世擁軺車。
    清名益重先君子,遠俗爭看行秘書。
    醫國十全姑小試,蠹民五瘴想先除。
    炎州莫作經年計,狗監傳聞誦子虛。

    490 《贈泊宅翁方勺》 宋·陳棲筠

    學道悠悠未見功,敢云凡質有仙風。
    他年一缽江湖去,先向苕溪訪葛洪。

    491 《上方》 宋·陳省華

    四望平川獨一峰,峰前瀟灑是蓮宮。
    松聲竹韻千年冷,水色山光萬古同。
    客到每憐樓閣異,僧言因得鬼神功。
    縣民遙喜行春至,鼓腹閑歌夕照中。

    492 《送素上人游方》 宋·陳叔堅

    不是無衣缽,師心酷愛山。
    自言行腳好,卻厭住庵間。
    野水寒林外,孤云夕照間。
    清游何處寺,須寄好碑還。

    493 《寄唐子方殿院》 宋·陳洙

    子方簪筆侍丹墀,憂國忘家世所知。
    三諫未終先竄逐,一身雖賤系安危。
    火中圭璧含真彩,雪外杉松挺直枝。
    荊楚秋風共誰語,勸君頻訪賈生祠。

    494 《題方干舊隱》 宋·陳最

    百里青山數曲溪,茂林修竹此高樓。
    相尋似訪壺中景,他日重來路不迷。

    495 《見方虛谷后自述》 宋·程以南

    清泠空想離騷國,至理難窮太極圖。
    知有老人圮下履,恨無鴻寶枕中書。

    496 《聞考亭先師之訃時黨禁方嚴》 宋·程永奇

    忽聞摧岱岳,吾黨更何依。
    斂枕看炊黍,登樓送落暉。
    祥麟傷史筆,山鳥怪儒衣。
    此道終難絕,他年有是非。

    497 《考校同文館戲贈子方兼呈文潛》 宋·鄧忠臣

    五年坎壈哀南方,江湖魏闕兩相忘。
    洞蘿巖桂搴孤芳,月潭風渚儔漁郎。
    單閼孟夏草木長,望都樓觀郁蒼蒼。
    誰令焚芰辭楚狂,復來上君白玉堂。

    498 《方氏清芬閣》 宋·刁約

    自別高居二紀馀,今朝重到懶踟躕。
    山川勝景依然在,屈指交親一半無。

    499 《題方干舊隱》 宋·刁湛

    自別高居二紀余,今朝重到懶踟躕。
    山川勝景依然在,屈指交親一半無。

    500 《題仙人洞并謝草堂方公所贈石匣二首》 宋·葛慶龍

    多謝林僧亦好奇,新遺石匣我酬詩。
    鶴胎收卻云封裹,付囑山靈木客時。

    * 關于方方的詩詞 描寫方方的詩詞 帶有方方的詩詞 包含方方的古詩詞(21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