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方底的詩詞(728首)

    281 《冬述四首示子培 之三》 清·陳衍

    往余游京華,鄭君過我邸。
    告言子沈子,詩亦同光體。
    雜然見贈答,色味若粢醴。
    十年始會面,輟樂正讀禮。

    282 《哭陸丞相秀夫》 宋·方鳳

    祚微方擁幼,勢極尚扶顛。
    鰲背舟中國,龍胡水底天。
    鞏存周已晚,蜀盡漢無年。
    獨有丹心皎,長依海日懸。

    283 《喜景梅九杜仲 南旋留飲》 近代·張瑞璣

    夢里鷓鴣三兩聲,故人歸馬踏青晴。
    相逢不信頭顱在,脫劫方知性命輕。
    囊底黃金心已冷,匣中寶劍氣猶生。
    天涯到處張羅網,莫向人間道姓名。

    284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85 《白溝次東之金臺韻(又見《儲柴墟集》)》 明·黃云

    西山郁高寒,青繞燕代闊。
    我行春已深,絮纊尚未脫。
    平生四方志,眼底才圭撮。
    區區白溝河,編簡不能剟。

    286 《挽劉道一》 近代·黃興

    英雄無命哭劉郎,慘澹中原俠骨香。
    我未吞胡恢漢業,君先懸首看吳荒。
    啾啾赤子天何意,獵獵黃旗日有光。
    眼底人才思國士,萬方多難立蒼茫。

    287 《別玉笥何煉師》 宋·陳元晉

    誠齋已古人,文字上無古。
    云龍涉相從,傅家有文武。
    異聞蘄一面,渴予心獨苦。
    龍門快先登,羨子賞音遇。

    288 《游金焦二山》 宋·程卓

    所子長江天際來,中流有山何壯哉。
    深恨盤礴千萬丈,寸土不受雙崔嵬。
    金山屹據上流險,四面佛屋相環回。
    來帆去槳別艫舳,住僧過客煩追陪。

    289 《寄題永福董宰溪莊圖》 宋·方大琮

    羨君胸次有丘壑,眼底塵凡一洗之。
    地獻溪湖供入畫,天私風月要昌詩。
    貴人豈復知盤谷,名世應須學武夷。
    政恐主翁方宦達,買山雖早入山遲。

    290 《題盧文峰十二知丞文集》 宋·方逢辰

    驪珠一顆千仞淵,漁翁探得遭驪眠。
    一朝吹墮千萬顆,恐是蛟驪臥半天。
    駢花儷葉妙天下,文賦直追古班馬。
    手抉河漢裂錦章,寫在詩歌軋騷雅。

    291 《哀呂東萊》 宋·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云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292 《和兒咨夔夜坐韻》 宋·洪鉞

    樓底雪知峰,樓頭著寓翁。
    梅方開萼綠,桃已亞枝紅。
    斟淺偏勞勸,眠遲不受烘。
    錦城春在眼,何暇問蠶叢。

    293 《烏目山五題·永慶寺》 宋·李堪

    巖扉開早涼,谷鳥紛遠翔。
    花氣濕幽徑,磬聲清上方。
    云生松澗底,泉落蘚池傍。
    我有遺榮意,移時坐石床。

    294 《觀八陳圖有感》 宋·李興宗

    江從岷來觸瞿唐,夏潦潰裂怒勢張。
    霜濃水落洲渚露,累累江石堆作行。
    半斜半直半疏密,方營周匝門東出。
    相傅呵獲有鬼神,驚波不能移寸尺。

    295 《留題涪州石魚》 宋·劉忠順

    七十二鱗波底鐫,一銜蓂草一銜蓮。
    出來非共貪芳餌,奏去因同報稔年。
    方客遠書徒自得,牧人嘉夢合相先。
    前知上瑞宜頻見,帝念民饑刺史賢。

    296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297 《題鑒軒》 宋·石延慶

    一軒曾揭鑒為名,軒下方池徹底清。
    坐客不須頻拂拭,主人猶恐太分明。
    一塵不染原無物,萬象俱涵豈有情。
    堪笑越湖三百里,等閑風浪不曾平。

    298 《偈六十九首》 宋·釋道寧

    蕩蕩無迂曲,明明透古今。
    問無別語,答豈異音。
    一人張帆,一人把柁。
    鐵笛橫吹,漁歌唱和。

    299 《偈十六首》 宋·釋行瑛

    明眼底人眼礙,悟心底人被心礙。
    證道底人被道貌岸然礙,達法底人被法礙。
    何謂如此不見道,金屑雖貴,落根成翳。
    要得高步大方,直須去此四礙。

    300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深明無底,靈異無根。
    案山行盡,不見有家。
    識浪瀝乾,不見有己。
    石女掣開金鎖鑰,木人撥動玉輪機。
    方信道從佛口生,法化生得佛法分。

    * 關于方底的詩詞 描寫方底的詩詞 帶有方底的詩詞 包含方底的古詩詞(7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