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方俗的詩詞(1147首)

    401 《水調歌頭 寄洪大參》 元·馬需庵

    關山渺無際,何處認三韓。
    遼陽煙樹千里,回首路漫漫。
    暫屈元龍湖海,坐鎮東方雅俗,心與野云閑。
    姓字九天上,早晚召君還。

    402 《漁家傲 余讀歐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淦家傲》 元·歐陽玄

    其盛麗,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
    近年竊官于朝,久客輦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闋,以道京師兩城人物之富,四時節令之華,他日歸農,或可資間暇也。
    至順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畢,經營南歸,屬春雪連日,無事出門,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數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諧葉之。
    明日,筆之於簡,雖乏工致,然數歲之中,耳目之所聞見,性情之所感發者,無不隱括概見於斯。

    403 《滿庭芳·頓悟玄機》 元·高道寬

    頓悟玄機,漸離塵境,雙忘頓漸無為。
    修真大道,了見本希夷。
    戒律精持道德,做神仙、方外先知。
    憑心地,三千功滿,八百行無虧。

    404 《幕客云日為驚蟄節忄雙然有作》 明·孫承宗

    誰負旋乾手,當春起蟄蟲。
    魚龍驚寂寞,天地喜昭融。
    墐戶身方遠,昂霄意已雄。
    俗聾誰與破,予欲問豐跂。

    405 《悼蜀四十韻》 宋·張詠

    蜀國富且庶,風俗矜浮薄。
    奢僭極珠貝,狂佚務娛樂。
    虹橋吐飛泉,煙柳閉朱閣。
    燭影逐星沈,歌聲和月落。

    406 《留守待制視學》 宋·石介

    藝祖與王地,諸侯布教宮。
    冠纓臨曉集,文雅與時隆。
    泮水差差綠,春沂習習風。
    袍輝了衿動,旗映講紗紅。

    407 《三豪詩送杜默師雄》 宋·石介

    曼卿豪于詩,社壇高數層。
    永叔豪于辭,舉世絕儔朋。
    師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稱。
    曼卿苦汩沒,老死殿中丞。

    408 《即事》 宋·章甫

    弟妹今安在,飄零各賤貧。
    詩成難寄遠,目斷更傷神。
    風俗殊方異,交情白首新。
    辛勤營一飽,媿此百年身。

    409 《贈劉存基》 近代·吳佩孚

    方寸糾紛俗累縈,無端悵觸筆花生。
    人因落魄尋知己,詩寫牢愁見性情。
    洛水夢回千里曲,蜀山登斷一鉤輕。
    枕邊莫惱鵑聲惡,催起劉郎趁早行。

    410 《沔陽秩滿北上漢水舟中感舊書懷卻寄污郡諸寮》 明·李濂

    我本山海姿,躬耕嵩少陽。
    八歲學籀篆,十歲《急就章》。
    孺小不知難,欲升鐘索堂。
    波磔竟無成,臨池心內傷。

    411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412 《醒心亭》 宋·陳賓

    亭以醒心名,心與亭何與。
    物各有感通,此理貴深喻。
    峴山峙豐碑,見者皆墮淚。
    推類盡其余,庶表名亭義。

    413 《題廣福寺軒》 宋·陳睍

    小軒架寒溜,激激鳴水蒼。
    老僧不靳惜,借與一榻涼。
    枕流暫憩息,清飚襲衣裳。
    蟬聲亦多思,牽引晝夢長。

    414 《流化亭》 宋·陳有聲

    惟圣觀化,自源而流。
    惟吏觀化,自邑而州。
    圣念於民,吏職其憂。
    民壅於化,則吏之尤。

    415 《題蒼梧部》 宋·陳執中

    莫訝南方景物疏,為君聊且話蒼梧。
    地傾二面城池壯,江迸三流氣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為仙呼。
    官廳傳自唐丞相,民頌思從漢大夫。

    416 《異獸》 宋·陳宗遠

    甬東有異獸,俗名訛曰歆。
    其形類猴玃,或謂虎之精。
    逐人求口食,咿啞小兒聲。
    滿望乃謝去,不遂輒生嗔。

    417 《送程給事知越州》 宋·崇大年

    三朝風跡號名臣,十道宣勞德在民。
    大筆有功爭造化,宏才無地展經綸。
    方登青瑣瞻天近,又駕朱轓撫俗頻。
    宸眷正隆時望重,佇趨嚴召秉陶鈞。

    418 《集元刺史句詠寒亭》 宋·杜子是

    長山繞井邑,嘐嘐天外青。
    煙云無近遠,水石何幽清。
    半崖盤石徑,如見小蓬瀛。
    時節方大暑,忽若秋氣生。

    419 《送廣東趙舶使》 宋·方大琮

    百禽收舌后,一鶚凌清秋。
    滄波渺浩蕩,中有萬斛舟。
    劫灰燒不盡,宗老擅風流。
    典刑尚千載,雅奧根九疇。

    420 《定州閱古堂》 宋·富弼

    朔方之兵,勁于九土。
    尤勁而要,粵惟定武。
    兵勁在馭,用則羆虎。
    失馭而勁,驕不可舉。

    * 關于方俗的詩詞 描寫方俗的詩詞 帶有方俗的詩詞 包含方俗的古詩詞(11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