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齋身的詩詞(605首)
501
《和判宗展缽之作》 宋·李彌遜
公子曾修凈飯因,齋魚聲里司前身。
累觴肯緩持螯手,一缽不勞行炙人。
對鏡禪心秋澗月,放懷俗慮曉江塵。
渺茫漫笑神仙事,何用金盤薦擗麟。
503
《張叔廣索近詩輒為短韻》 宋·曹勛
咫尺高齋未一嬉,病身坐苦廢巫醫。
但能料理扶衰藥,豈復狂吟亂道詩。
秋熱正隨殘暑熾,新涼如與故人期。
唯應共此江蟾白,萬頃風漪月上時。
504
《題蔡生竹里茅檐似野航》 宋·胡寅
誅茅自結林中屋,林密先刪百竿竹。
南山獻狀漏南亭,北路行歌喧北曲。
誰知江海蔡中郎,歲晚棲棲泊嶺陽。
未有凈名方丈室,小齋聊寄錦江航。
505
《題能仁照庵紹亨所建》 宋·胡寅
福州多僧天下聞,緇衣在處如云屯。
何人能了上大事,齋魚粥鼓徒紛紛。
云中復表第二月,何異污渠鑒毛發。
不獨詩人水鏡昏,定知佛祖龕燈滅。
506
《示高臺足庵紹印》 宋·胡寅
萬生紛綸墮迷綱,誰能自拔起情想。
隙塵初傍陰色空,燒草又趁春風長。
將身出家參佛祖,此病中作膏肓養。
足庵道人肯珍重,不與凡流較斤兩。
507
《和陳天予巖桂》 宋·吳芾
乞身未遂歸巖谷,滿面塵埃慵靧沐。
鈴齋獨坐更悲秋,喜見吾人駐車轂。
吾人別久正懷思,一旦渴心還慰沃。
天公助我作清歡,特遣仙花薦芬馥。
510
《游長松聞捷音》 宋·李流謙
十里登山訪定身,衣邊猶帶簿書塵。
僧廚筍蕨隨齋缽,禪窟香燈話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聞傳檄定咸秦。
家家釵釧何須惜,難買堯眉一笑春。
511
《奉口遇雨》 宋·樓鑰
七月欲盡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嘆不止田間夫。
嘔啞水車日夜響,漕河揚塵成坦途。
喜見此溪深且廣,玄云忽起西北隅。
512
《顧養直挽詞》 宋·樓鑰
舊向君家去,宜齋屢舉觴。
人哀誦諸顧,里不見他楊。
身世驚春暮,湖山愴夕陽。
園林未成趣,鷗鷺亦凄涼。
515
《送王道州》 宋·樓鑰
九疑之南為舂陵,瀟水清駃山為城。
郡齋正據山直上,一覽萬家無遺形。
家君頃年入蓮幕,我不得往空馳情。
先生分符此中去,心旌搖颺隨雙旌。
516
《約訪王卿已而中輟次韻》 宋·樓鑰
歸來親戚話通情,準擬流花得再行。
已荷適齋容接武,敢從酌古遽渝盟。
烏衣門巷我非遠,綠野樽罍計未成。
官已得閑身未暇,因仍恐或過清明。
517
《書懷》 宋·趙蕃
倦櫛頭如葆,深居心若齋。
作詩須識病,遇事莫裝懷。
富貴乃身賊,饑寒為道階。
長貧君勿怨,天豈困吾儕。
518
《呈陸嚴州五首》 宋·趙蕃
一代文翰主,百年風月懷。
于今則所獨,視古良與偕。
試評云霧窗,孰與山水齋。
況我方與嚴,身沈名不埋。
520
《送藍吉州》 宋·趙蕃
前歲公開府,鄰疆我適移。
山坳深遣戍,齋閣遠投詩。
去國哀王粲,逢人說項斯。
春秋其我罪,觀過可仁知。
* 關于齋身的詩詞 描寫齋身的詩詞 帶有齋身的詩詞 包含齋身的古詩詞(6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