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山盛風樂,南巡務逸游。如何事巡撫,民瘼諒斯求。文鶴揚輕蓋,蒼龍飾桂舟。泛沫縈沙嶼,寒澌擁急流。
厥初游太學,相與極周旋。含采共朝暮,知言同古先。孟陽題劍閣,子云獻甘泉。斯須曠千里,婉娩將十年。
荀寅士吉射,誠乃蔽聰明。奈何趙志父,專舉晉陽兵。下令漢七國,借此以為名。吾嘉徙薪智,禍亂何由生。
忽見君新句,君吟我舊篇。見當巴徼外,吟在楚江前。思鄙寧通律,聲清遂扣玄。三都時覺重,一顧世稱妍。
林密戶稍陰,草滋階欲暗。風光蕊上輕,日色花中亂。相思不獨歡,佇立空為嘆。清談莫共理,繁文徒可玩。高唱子自輕,繼音予可憚。
古詩三百首寫景山水思鄉
道無他,心為主。執象拘文徒自苦。記取圣賢語。丹經譬喻千萬句。止是陰陽兩個字。要識根元處。
白壁雖然好丹青,無簡迷愚難悟醒。縱有百般僧氏巧,也有文徒書號名。空留佳妙不題宣,卻入五趣陷塵境。唯報往來游觀者,起聽前詞□□□。
至德臨天下,勞情遍九圍。念茲人去本,蓬轉將何依。外避征戍數,內傷親黨稀。嗟不逢明盛,胡能照隱微。
自初賓上國,乃到鄒人鄉。曾點與曾子,俱升闕里堂。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三居清憲臺,兩拜文昌閣。
旄頭彗紫微,無復俎豆事。金甲相排蕩,青衿一憔悴。嗚呼已十年,儒服弊于地。征夫不遑息,學者淪素志。
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平生為幽興,未惜馬蹄遙。
寫景組詩
青史編名在篋中,故林遺廟揖仁風。還將文字如顏色,暫下蒲車為魯公。
昔在四門館,晨有僧來謁。自言本吳人,少小學城闕。已窮佛根源,粗識事輗軏。攣拘屈吾真,戒轄思遠發。
嘆息魯先師,生逢周室卑。有心律天道,無位救陵夷。歷聘不能用,領徒空爾為。儒風正禮樂,旅象入蓍龜。
隨緣聊振錫,高步出東城。水止無恒地,云行不計程。到時為彼岸,過處即前生。今日臨岐別,吾徒自有情。
雙金百煉少人知,縱我知君徒爾為。望梅閣老無妨渴,畫餅尚書不救饑。白日回頭看又晚,青云舉足躡何遲。壯年可惜虛銷擲,遣把閑杯吟詠詩。
田園
滅虢吞虞未息兵,柔秦敗楚霸威成。文公徒欲三強服,分晉元來是六卿。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潘述山岳降氣,龜龍負圖。 ——裴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