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化的詩詞(1073首)
34
《奉和顏使君真卿修《韻海》畢會諸文士東堂重校》 唐·皎然
外學宗碩儒,游焉從后進。
恃以仁恕廣,不學門欄峻。
著書裨理化,奉上表誠信。
探討始河圖,紛綸歸海韻。
親承大匠琢,況睹頹波振。
錯簡記鉛槧,閱書移玉鎮。
曷由旌不朽,盛美流歌引。
39
《上巳日,天暢晴甚,覺《蘭亭》“天朗氣清”句為右軍入化之筆,昭明忽然出手,豈謂年年有印板上巳耶?詩以紀》 清·金人瑞
三春卻是暮秋天,逸少臨文寫現前。
上巳若還如印板,至今何不永和年?逸少臨文總是愁,暮春寫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無傷感,卻把奇文一筆勾。
40
《祭十二郎文》 唐·韓愈
年、月、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靈:嗚呼!吾少孤,及長,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中年,兄歿南方,吾與汝俱幼,從嫂歸葬河陽。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
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
* 關于文化的詩詞 描寫文化的詩詞 帶有文化的詩詞 包含文化的古詩詞(10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