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斂身的詩詞(221首)
122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123
《辭世述》 明·趙宜生
浮云歸大壑,斂跡隨風去。
我生等浮云,亦與飄風遇。
馳送山谷中,邈然不知處。
云散風已息,澄秋廓天宇。
庶云大化盡,詎為身后慮。
124
《讀子書作》 明·周子諒
學館坐無事,故書聊復看。
披文既薈蕞,尋義亦泮渙。
趨前后已逸,顧舊新輒竄。
萬言雖畢陳,一理竟未貫。
125
《董烈婦行》 明·祝允明
大壑松不雕,高山石不朽。
覆載無改易,世有董烈婦。
烈婦王氏名桂芳,十七嫁與董家郎。
董郎臥瘵一年死,烈婦嘔血手斂藏。
129
《書意》 宋·陸游
唐堯授人時,妙用均造化。
我讀七月詩,周室亦其亞。
彼用治四海,我斂之一身。
至理之所在,太山等微塵。
鏈氣以成真,豈復有它術。
譬如尊六經,百氏當盡黜。
130
《晝臥》 宋·陸游
秋暑侵人氣力微,燒香高枕掩齋扉。
弄姿野蘤晴猶斂,作態江云晚未歸。
身外極知皆夢事,世間隨處有危機。
故山松菊今何似,晚矣淵明悟昨非。
131
《新霽城南舟中夜興》 宋·陸游
身是江湖不系船,雨余隨處一翛然。
浮云盡斂出青嶂,孤月徐升行碧天。
收網漁歌移別浦,隔城塔影落前川。
明朝閑就平洲飲,巾履追涼又一年。
132
《江路見杏花》 宋·陸游
我行浣花村,紅杏紅於染,數樹照南陂,一林藏北崦。
雖慚嶺梅高,繁麗豈易貶。
雨絲飛復止,云葉低未斂;似嫌風日緊,護此燕脂點。
身閑得縱觀,無語吾所歉。
136
《感遇二十五首》 宋·張耒
士生有輕重,初非他人為。
視身真千鈞,所壓無不摧。
群偷讓弊漢,喘走恐后時。
隆中賢少年,長嘯弄鋤犁。
137
《夏日三首》 宋·張耒
棗徑瓜畦經雨涼,白衫烏帽野人裝。
幽花避日房房斂,翠樹含風葉葉香。
養拙久拚藏姓氏,致身安事巧文章。
漢庭卿相皆豪俊,不遇何妨白發郎。
138
《八盜》 宋·張耒
挾弓持矛八人者,暮出永寧循白馬。
袁村飲酒呼主翁,主翁倉皇問以弓。
朝飯南山民獻彘,主人贈刀其姓李。
道逢兩夫捕鷹隼,脅之以威使從己。
139
《惠別》 宋·張耒
洞簫奏兮瑤瑟御,日不足兮繼以夜。
吾寧獨此湛樂兮,嘉予美之宜修。
披浮云出明月兮,揮眾星不與謀。
既成言以命予兮,顧永予之光明。
140
《代書》 宋·黃庭堅
阿熊去我時,秋暑削甘瓜。
離別日月除,蓮房倒箭靫。
得書報平安,肥字如棲鴉。
汝才躍爐金,自必為鏌鋣。
* 關于斂身的詩詞 描寫斂身的詩詞 帶有斂身的詩詞 包含斂身的古詩詞(2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