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法的詩詞(76首)
62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63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64
《又和題(一首)》 明·周永年
聽說圖中風物美,但讀長歌已狂喜。
喬木清川數里間,尺幅都收到曲幾。
前有老杜后大蘇,能以詩章當畫史。
二歌三讀轉興懷,少陵眉山相比擬。
66
《仁風》 元·王冕
仁風藹區宇,圣道日月明。
膏澤育萬匯,衣冠樂升平。
夷陵雖云僻,豈無王化并?奈何洙泗流,不浹荊楚氓。
蛆惑祠奸操,聲教若掩扃。
67
《依韻和永叔戲作》 宋·梅堯臣
琵琶轉撥聲繁促,學作饑禽啄寒木。
木蠹生蟲細穴深,長啄歊鏗未充腹。
攏弦疊響入眾耳,發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蟬聲。
68
《次遠韻》 宋·蘇轍
萬里謫南荒,三子從一幼。
謬追春秋余,賴爾牛馬走。
憂病多所忘,問學非復舊。
借書里諸生,疑事誰當叩。
71
《斷弦曲》 明·李東陽
晨聽焦桐聲,夜聞斷弦音。
阿女有父資,家學在一琴。
生書五經石,死給十吏札。
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遺法。
72
《賦瑪瑙笛》 宋·孔武仲
羌兒吹笛作龍吟,中有太古之純音。
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
誰知巧匠尋山谷,蹙踏溪云采明玉。
云谷之竹色黯黯,淺紫輕紅花映雨。
73
《閒居遣興》 宋·釋文珦
無情日月互相磨,萬古悠悠一逝波。
六十四年成事少,八千余卷費功多。
山林有志知難變,毀譽無根聽自訛。
近問野人安穩法,教予只學采樵歌。
74
《緣識》 宋·宋太宗
大丈夫兮兼文武。
君子能仁潛喜怒。
強明非是盡周旋,滿眼真如不自取。
三春花卉正芬芳,發作癡迷我也狂。
75
《賜蘇易簡》 宋·宋太宗
運偶昌時遠更深,果然谷在我中心。
從風臣偃光朝野,此日清華見翰林。
舉措樂時周禮法,思賢教古善規箴。
少年學士文明世,一寸賢毫數萬尋。
76
《明帝》 宋·徐鈞
大學師儒多講論,東平禮樂正修明。
不知佛法緣何入,卻向斯時教大行。
* 關于教學法的詩詞 描寫教學法的詩詞 帶有教學法的詩詞 包含教學法的古詩詞(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