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義的詩詞(301首)
201
《明發棲隱寺》 宋·楊萬里
木魚一叫眾僧聚,老夫登車欲前去。
仰頭見天俯見路,明明是晝不是暮。
如何今晨天地間,咄咄怪事滿眼前。
將為是夜著,月輪已沒星都落。
202
《傷歌行四首》 宋·黃庭堅
草木搖落天沉陰,蟋蟀為我商聲吟。
高明從來畏鬼瞰,貧賤不能全孝心。
蚤知義利有輕重,積羽何翅一鉤金。
莫悲歸妹無錦繡,但愿教兒和瑟琴。
207
《聞鴞》 宋·王禹偁
元精育萬匯,羽族何茫茫。
為怪有鴟鴞,為瑞稱鳳皇。
鳳皇不時出,未識五色章。
吾生在鄒魯,風土殊遠方。
209
《還揚州許書記家集》 宋·王禹偁
君不見近代詩家流,胡為蹇滯多窮愁。
孟郊憔悴死逆旅,浪仙斥逐長江頭。
張生漂泊冬瓜堰,徒云輕薄萬戶侯。
浩然無成鹿門去,李洞慟哭昭陵休。
210
《謝李常伯》 宋·王令
人從東南來,忽得連紙詩。
行義不赫曄,名聲無萎蕤。
雖嘗誤見辱,旋則拜席歸。
別久謂已忘,不圖猶記之。
212
《寄員文饒屯田》 宋·文同
英英文饒江漢士,何者天教喪眸子。
用心專一性轉明,無所不知余兩耳。
能為樂府勝張籍,暗誦史書過杜顗。
棄官新自荊渚歸,萬里逆風沖峽水。
213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214
《周思道如詔亭》 宋·文同
繁上先生教子時,義方題榜貼亭楣。
當年此地開師席,今日其言入制詞。
鄉里共傳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后人若續成都記,第一詳書不可遺。
215
《讀史二首》 宋·周必大
舜作九成樂,丹鳳儀其宮。
周備既醉福,高岡始鳴桐。
區區漢宣帝,雜羈期群聾。
惲誅廣漢族,一變高文風。
216
《送蔡迨赴桂陽令》 宋·周必大
工部詩題滿劍川,儀曹文筆照湖南。
身行蜀棧曾幽討,舟掛吳帆又飽參。
睎驥有心真自得,拔茅無術定誰慚。
金蘭正好追英彥,蒲谷翻令試子男。
217
《訓世孝弟詩十首》 宋·邵雍
子孝親兮弟敬哥,訓賢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遷教,須讀張公百忍歌。
孝友睦{淵換女旁}兼任恤,智仁圣義與中和。
當時曾子同楊博,子孝親兮弟敬哥。
218
《訓世孝弟詩十首》 宋·邵雍
子孝親兮弟敬哥,丈夫休聽室人唉。
眼前金帛毋嫌少,膝下兒孫不厭多。
但得家和貧也好,若教不義富如何。
王韓孝友垂青史,子孝親兮弟敬哥。
* 關于教義的詩詞 描寫教義的詩詞 帶有教義的詩詞 包含教義的古詩詞(3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