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事大,惟有生與死。此事茍不明,枉作真男子。政公自吳來,其目定如水。我以為有道,延入禪室里。
獨龍東路得平岡,始免游人屐齒妨。更有主林身半現,與公隨轉作陰涼。
君為宮保及清時,冠蓋初閑拜武遲。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師。山泉遂性休稱疾,子弟能官各受詞。不學鑄金思范蠡,乞言猶許上丹墀。
天下咽喉今大寧,軍城喜氣徹青冥。庭前劍戟朝迎日,筆底文章夜應星。三省壁中題姓字,萬人頭上見儀形。汴州忽復承平事,正月看燈戶不扃。
送別寫人品質
為問三丞相,如何秉國鈞。那將最劇郡,付與苦慵人。豈有吟詩客,堪為持節臣。不才空飽暖,無惠及饑貧。
六十懸車自古稀,我公年少獨忘機。門臨二室留侯隱,棹倚三川越相歸。不擬優游同陸賈,已回清白遺胡威。龍城鳳沼棠陰在,只恐歸鴻更北飛。
寒食節懷念感傷
落落朋良會,千齡際遇難。難香初坐帳,獬豸即峨冠。自抗囊封疏,長開黼座顏。西樞東府事,施設未全殫。
一自參機政,居然重本兵。尤優文與武,謚重敏兼榮。行矣躋三府,天乎夢兩楹。鄱陽當日讖,端的付唐生。
政報公馀稱雅懷,兩城煙樹盡樓臺。波通龍口春戲盛,云入山門曉望開。園館有詩書命筆,海邦無寇破蠻才。當時不俟交符印,恨失嵐亭展宴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