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放眼的詩詞(604首)

    461 《挽船》 宋·李石

    群兒生長輕江湖,上船下船誰使驅。
    江牽百丈沙水澀,岸上風雪謙泥涂。
    下循枯葦鵝鴨亂,上控絕壁猿猱呼。
    可憐進寸得退尺,挽腳不住頭欲扶。

    462 《攜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 宋·李石

    四昨本山名,與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貺。
    我非濟時才,香火三遣放。
    再為玉局吏,圣恩覃曠蕩。

    463 《登大峨絕頂睹圓相佛光成長句二十韻》 宋·王之望

    峨眉峻極西南著,萬影莊嚴諸佛住。
    高標天柱八宏張,雄鎮坤維百靈赴。
    我來雨霽群峰出,正值春喧三月暮。
    上方解凍僧人巖,遠俗來游客填路,

    464 《次翁士秀喜雪長詠》 宋·曾協

    陰陽持權或贏縮,運氣循環更剝復。
    忽驚寒凜襲重裘,元是祥霙散平陸。
    登山不覺屐齒折,索酒仍催葛巾漉。
    蕭條貧居馬為二,瑟縮凍坐龜藏六。

    465 《和俞幾先喜雨二首》 宋·曾協

    萬人望歲正艱難,坐對盤餐泚在顏。
    沿泝謾談舟楫利,圃畦未放桔槔閑。
    歡呼甘雨今朝足,準擬豐年舊觀還。
    眼裹塵氛掃除盡,擬人空翠繞西山。

    466 《有翼有詩督真率第二會次韻》 宋·曾協

    滿眼春光處處山,妨人行樂幾多端。
    絕惟玄圃一步地,便勝香山八節灘。
    莫放賞心閑裹過,擬將物化靜中觀。
    未開桃李留春事,可是芳苞不耐寒。

    467 《予客三池王正卿以四絕見寄姿其韻》 宋·李流謙

    我來在處說君名,小軸人爭睹鳳星。
    放卻他時能致此,定知阮眼為君青。

    468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469 《雨中過幽居寺》 宋·李洪

    柳眼青蔥桃萼紅,東皇試手放春功。
    峰巒矗矗孤云聳,潤壑涓涓細水通。
    出谷抗塵身已去,登高能賦思無窮。
    驅車更過幽居寺,暫聽猿吟杳靄中。

    470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471 《次韻東坡武昌西山詩》 宋·樓鑰

    黨論一興誰可回,賢路荊棘爭先栽。
    竄流多能擅筆墨,囚拘或可為鹽梅。
    雪堂先生萬人敵,議論磊落心崔嵬。
    向來羅織脫一死,至今詩話存烏臺。

    472 《陪沈虞卿使君游錢園》 宋·樓鑰

    休沐無官事,公庭且放衙。
    城中尋勝地,道上引高牙。
    潭府臨芳徑,東巖玩物華。
    山林真夐絕,棟宇謝豪奢。

    473 《曾吏部壽詩集老杜句》 宋·樓鑰

    刺史諸侯貴,春城海水邊。
    層城臨媚景,水合數百源。
    山色佳有余,云門吼瀑泉。
    游山憶謝公,頻游任履穿。

    474 《再次前韻》 宋·廖行之

    午日晴明軒眼力,煙浮波面融融碧。
    隔溪誰家雞一聲,人在叢篁更深寂。
    纖鱗弄暖吹波微,饑雁為作低回飛。
    漁翁可是生涯闊,放漾終日忘塵機。
    心旌忽為家山起,遙憶瀟湘鱠鱸尾。
    誰能一席助清風,歸去蒸江弄蒸水。

    475 《勸農》 宋·虞儔

    慚愧荒三徑,羈棲漫一同。
    青春非老事,白眼有途窮。
    柳暗鴉藏綠,花飄燕蹴紅。
    平生孔北海,未放酒樽空。

    476 《和王天任喜雪》 宋·虞儔

    我家四壁真相如,晨興欲出無車輿。
    獨騎瘦馬南坡下,閬風十二仙人居。
    書生一朝忽富貴,瑤林瓊樹環玉除。
    梅花失喜為三白,一枝放我眉冰舒。
    春風醉眼紅綠亂,爾時獨醒如三閭。

    477 《重賦畏知寓齋》 宋·趙蕃

    君昔少年日,起家官帝城。
    諸公盛稱許,往往動得名。
    夷途一步趨,可到公與卿。
    永懷松柏堅,高謝桃李榮。

    478 《醉歌》 宋·劉學箕

    讀書求見古人心,閉門不知青春深。
    夜來東風掃浮云,曉光薄林生遙岑。
    搜尋不覺出門去,綠暗溪邊楊柳路。
    詩章立顧不復作,會景那知自成句。

    479 《晚晴登樓和叔存侄》 宋·程公許

    放浪煙霞我亦曾,誤憑宵夢繞觚棱。
    眼明一片蠶崖雪,便擬搘筇最上層。

    480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 關于放眼的詩詞 描寫放眼的詩詞 帶有放眼的詩詞 包含放眼的古詩詞(60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