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支骸的詩詞(37首)

    21 《自警》 宋·陸游

    生世如夢境,淹速無定時。
    少壯不可恃,況汝迫耄期。
    五官及百骸,自揣日益衰,客來能送迎,要是強支持。
    百口皆新人,所至無舊知;紹興同朝者,掃地靡復遺。
    雖云窮耐久,造物豈汝私?余日真幾何?得酒且伸眉。

    22 《次林伯玉侍郎韻賦西湖春游》 宋·陸游

    西湖一別不知年,陳跡重尋麥嶺邊。
    山遠往來雙白鷺,波平俯仰兩青天。
    殘骸自覺難支久,一笑相從亦宿緣。
    旅食京華詩思盡,羨公落筆思如泉。

    23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詩二十四韻書懷獻留守開》 宋·司馬光

    春盡少歡意,昏昏睡思添。
    正憂花氣索,更用雨聲兼。
    乍語鶯喉澀,慵飛柳絮黏。
    落英紅沒砌,茂草碧侵簾。

    24 《病后》 宋·蘇轍

    一經寒熱攻骸骨,正似兵戈過室廬。
    柱木支撐終未穩,筋皮收拾久猶疏。
    芭蕉張王要須朽,云氣浮游畢竟虛。
    賴有衣中珠尚在,病中點檢亦如如。

    25 《張秀才見寫陋容》 宋·蘇轍

    潦倒形骸山上樗,每經風雨輒凋疏。
    勞君為寫支離狀,異日長看老蟬。
    落筆従橫中自喜,賦形深穩妙無余。
    偶然掛壁低頭笑,俱幻何妨彼亦如。

    26 《病後》 宋·蘇轍

    一經寒熱攻骸骨,正似兵戈過室廬。
    柱木支撐終未穩,筋皮收拾久猶疏。
    芭蕉張王要須朽,云氣浮游畢竟虛。
    賴有衣中珠尚在,病中點檢亦如如。

    27 《依韻答公節》 宋·強至

    長髯踏昏鼓,詩卷置予懷。
    屢讀銷蘭炬,幽眠廢竹齋。
    雷陳叨契密,李杜愧名偕。
    明月驚雙目,清風暢百骸。

    28 《偶成》 宋·李流謙

    未老形骸足自支,唯憂多病醉成衰。
    詩書猶作發丘將,稽首竺乾真我師。

    29 《贈聽聲上官術士》 宋·李流謙

    造化秘密藏,凝然大狙宅。
    操縱掌握間,殆似不容測。
    惟人號最靈,研窮深探賾。
    支干究生旺,更以形骸索。

    30 《山居感舊百韻》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興最盛年。
    身逢千載運,眼見五朝天。
    楚甸當澄按,岷江極泝沿。
    經途俱極險,問字始能言。

    31 《謝世詩》 宋·吳潛

    伶仃七十翁,間關四千里。
    縱非煙瘴窟,自無逃生理。
    去年三伏中,葉舟遡梅水。
    燥風扇烈日,熱喘乘毒氣。

    32 《山中》 宋·方岳

    老去筋骸轉覺衰,閒忙猶復費支持。
    傍山新接龜頭屋,為菊重編麂眼籬。
    仕宦已忘如隔世,力田斷不似逢時。
    北窗高臥美無價,山鳥竟知吾是誰。

    33 《天池寺夜與主僧覺翁圓上共坐談浯溪山水之勝》 宋·董嗣杲

    空云駕我登天池,江山秋渺無津涯。
    涉溪驀棧借杖藜,光景體認裁詩。
    崢嶸寺門窩風低,塔鈴喧風際天吹。
    方丈軒檻供毗尼,老僧喜氣揚須眉。

    34 《追和淵明九日閑居詩》 宋·王铚

    白發不堪鏡,殘骸寧久生。
    已是夢中事,那知身后名。
    古今黃花節,增重由淵明。
    后來杜與蘇,感慨皆同聲。

    35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36 《送醫工郭耕道》 宋·方回

    上古三皇軒農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虛與實療民饑,心塞與開植民彝。
    保民性命專厥司,握生殺權名曰醫。
    萬事萬物有偶奇,一陰一陽之所為。

    37 《代徐思遠謝張季萬》 宋·王洋

    淳風嘆遼遠,友道傷澆漓。
    交情比一線,斷續同軒縻。
    仁惇既難事,義重亦不支。
    寒谷少溫律,衡門自寒扉。

    * 關于支骸的詩詞 描寫支骸的詩詞 帶有支骸的詩詞 包含支骸的古詩詞(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