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搔頭的詩詞(286首)

    81 《江城子 歌者張氏,戴仲德仲本時以茶謁其家》 元·舒*

    戴郎昆仲太風流。
    翠娥愁。
    解貂裘。
    醉中摸索玉搔頭
    繡被*香肌粉滑,云作帳,月為鉤。
    茅庵權當小秦樓。
    意綢繆。
    話揚州。
    瓊花騎鶴兩悠悠。
    薄幸三生今老矣,無夢到,那溫柔。

    82 《滿江紅 玉簪次班彥功韻》 元·張雨

    玉導纖長,頓化作、云英香莢。
    風弄影、錄鬟撩亂,搔頭斜插。
    璞小還思釵燕并,叢幽略比蕉心狹。
    看柔須、點綴半開時,微烘蠟。

    83 《賦情》 宋·慧姞

    自憐新髻好,對鏡久夷猶。
    回首瞥見郎,含羞整搔頭
    花間并郎行,低說夜來話。
    蝴蝶學嬌閣,飛來傍裙帶。
    羨殺葉底花,色嬌香不漏。
    安得郎如葉,長將玉肌覆。

    84 《茉莉花》 宋·江奎

    雖無艷態驚群目,幸有濃香壓九秋。
    應是仙娥宴歸去,醉來掉下玉搔頭

    85 《題清芬閣二首》 宋·李洸

    詩亡向千載,禮義誰維持。
    唐人得名者,沈宋稱綺詞。
    卓哉先生才,邈視數子皋。
    抗懷信高潔,出事皆清奇。

    86 《絕句》 宋·劉渙

    白玉搔頭金步搖,春衫紅勝海棠嬌。
    只因記得當年事,重到桃花第四橋。

    87 《望吳亭次黃二尹韻》 宋·錢宏

    東望長安山復山,數峰還出兩峰間。
    攪衣來即三年戌,引客聊為一日閑。
    身似暮云低更好,心如歸鳥倦知還。
    圣朝倘得收遺物,嘆息搔頭鬢已斑。

    88 《題洞靈觀》 宋·釋輝

    古觀多松檜,幽期近暮秋。
    坐看新月上,間見斷云愁。
    野思同花鳥,鄉情隔島洲。
    輕寒披鶴氅,隱幾自搔頭

    89 《題洞虛觀》 宋·釋仲殊

    古觀多松檜,幽奇近暮秋。
    坐看新月上,閒看斷云愁。
    野思同花鳥,鄉情隔島洲。
    輕寒披鶴氅,隱幾彼搔頭

    90 《和王龜齡惠詩》 宋·釋宗覺

    少年詞賦客,昔與山翁游。
    暫抑驊騮姿,聊伴鹽車留。
    幽坡賞春色,明月同高秋。
    君才如鮑照,顧我非湯休。

    91 《恭次家大人初抵季弟海陵官舍之韻》 宋·孫應求

    食貧寧問肉如陵,且喜官曹簡事程。
    千里平淮隨地闊,一江遠水照水明。
    幾我懷古登臨意,時作搔頭諷詠聲。
    酬唱敢希朱樹秀,粗分菽麥異周兄。

    92 《桂》 宋·張煒

    癡兒總向月中求,不信人間賸有秋。
    萬點盡垂金粟顆,一枝宜上玉搔頭
    清香已壓龍涎倒,墮萼宜將蟻醑浮。
    吟得詩成對花舉,不須招客費賡酬。

    93 《梅花》 宋·鄒登龍

    約臂金寒拓綺疏,搔頭玉重壓香酥。
    含章檐下新妝額,試啟菱花得似無。

    94 《寄木元經》 明·田娟娟

    聞郎夜上木蘭舟,不數歸舟祇數愁。
    半幅御羅題錦字,隔墻裹贈玉搔頭

    95 《和鐵厓《西湖竹枝》 明·嚴恭

    湖中女兒不解愁,二三蕩槳百花洲。
    貪看花間雙蛺蝶,蜻蜓飛上玉搔頭

    96 《宮詞(十八首)》 明·張鳳翔

    搔頭綰綠鴉橫,霧縠冰綃底樣輕。
    簾閉水晶無點暑,百花亭外度流鶯。

    97 《莫愁樂》 未知·張寧

    金雀玉搔頭,生來喚莫愁。
    自從歡去后,不出石城游。

    98 《漫書》 明·鄭希良

    鴨江如帶去悠悠,歲月無聲暗逐流。
    萬里胡天云出塞,一聲羌笛客登樓。
    長風吹送燕山雨,斷雁歸來鶴野秋。
    對酒卻歌鄉國異,孤城落日獨搔頭

    99 《次韻錢越州見寄》 宋·蘇軾

    莫將牛弩射羊群,臥治何妨晝掩門。
    稍喜使君無疾病,時因送客見車轓。
    搔頭白朆秋無數,閉眼丹田夜自存。
    欲息波瀾須引去,吾儕豈獨坐多言。

    100 《病中夜坐呈致遠》 宋·范成大

    似霧如煙夜氣浮,鶴鳴驚睡起搔頭
    含風竹影淡留月,著雨蛩聲深怨秋。
    萬事心空癡已慣,百骸歲晚病相投。
    便當采藥西山去,腳力蹣跚怕遠游。

    * 關于搔頭的詩詞 描寫搔頭的詩詞 帶有搔頭的詩詞 包含搔頭的古詩詞(2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