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接闕的詩詞(228首)

    81 《春日早朝寄劉起居》 唐·姚合

    九衢寒霧斂,雙闕曙光分。
    彩仗迎春日,香煙接瑞雪。
    珮聲清漏間,天語侍臣聞。
    莫笑馮唐老,還來謁圣君。

    82 《奉和門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領相印出鎮全蜀詩十八韻》 唐·杜牧

    盛業冠伊唐,臺階翊戴光。
    無私天雨露,有截舜衣裳。
    蜀輟新衡鏡,池留舊鳳凰。
    同心真石友,寫恨蔑河梁。

    83 《朱坡》 唐·杜牧

    下杜鄉園古,泉聲繞舍啼。
    靜思長慘切,薄宦與乖暌。
    北闕千門外,南山午谷西。
    倚川紅葉嶺,連寺綠楊堤。

    84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唐·杜牧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85 《和崔大夫新廣北樓登眺》 唐·許渾

    北望高樓夏亦寒,山重水闊接長安。
    修梁暗換丹楹小,疏牖全開彩檻寬。
    風卷浮云披睥睨,露涼明月墜闌干。
    庾公戀闕懷鄉處,目送歸帆下遠灘。

    86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蕭浣)》 唐·李商隱

    遙作時多難,先令禍有源。
    初驚逐客議,旋駭黨人冤。
    密侍榮方入,司刑望愈尊。
    皆因優詔用,實有諫書存。

    87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酬周侍郎)》 唐·林滋

    龍門一變荷生成,況是三傳不朽名。
    美譽早聞喧北闕,頹波今見走東瀛。
    鴛行既接參差影,雞樹仍同次第榮。
    從此青衿與朱紫,升堂侍宴更何營。

    88 《河出榮光》 唐·張良器

    引派昆山峻,朝宗海路長。
    千齡逢圣主,五色瑞榮光。
    隱映浮中國,晶明助太陽。
    坤維連浩漫,天漢接微茫。

    邊塞

    89 《病中書懷呈友人》 唐·溫庭筠

    逸足皆先路,窮郊獨向隅。
    頑童逃廣柳,羸馬臥平蕪。
    黃卷嗟誰問,朱弦偶自娛。
    鹿鳴皆綴士,雌伏竟非夫。

    90 《送人入新羅使》 唐·李昌符

    雞林君欲去,立冊付星軺。
    越海程難計,征帆影自飄。
    望鄉當落日,懷闕羨回潮。
    宿霧蒙青嶂,驚波蕩碧霄。
    春生陽氣早,天接祖州遙。
    愁約三年外,相迎上石橋。

    91 《和剡縣陳明府登縣樓》 唐·方干

    郭里人家如掌上,檐前樹木映窗欞。
    煙霞若接天臺地,分野應侵婺女星。
    驛路古今通北闕,仙溪日夜入東溟。
    彩衣才子多吟嘯,公退時時見畫屏。

    92 《嘉會里閑居》 唐·韋莊

    豈知城闕內,有地出紅塵。
    草占一方綠,樹藏千古春。
    馬嘶游寺客,犬吠探花人。
    寂寂無鐘鼓,槐行接紫宸。

    93 《寄右省李起居》 唐·韋莊

    已向鴛行接雁行,便應雙拜紫薇郎。
    才聞闕下征書急,已覺回朝草詔忙。
    白馬似憐朱紱貴,彩衣遙惹御爐香。
    多慚十載游梁客,未換青襟侍素王。

    詠物

    94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唐·韋莊

    禍亂天心厭,流離客思傷。
    有家拋上國,無罪謫遐方。
    負笈將辭越,揚帆欲泛湘。
    避時難駐足,感事易回腸。

    95 《將入城靈口道中作》 唐·徐夤

    路上長安惟咫尺,灞陵西望接秦源。
    依稀日下分天闕,隱映云邊是國門。
    錦袖臂鷹河北客,青桑鳴雉渭南村。
    高風九萬程途近,與報滄洲欲化鯤。

    96 《圣帝擊壤歌四十聲》 唐·陳陶

    百六承堯緒,艱難土運昌。
    太虛橫彗孛,中野斗豺狼。
    帝曰更吾嗣,時哉憶圣唐。
    英星垂將校,神岳誕忠良。

    97 《獻中書潘舍人》 唐·李中

    運葉半千數,天鐘許國臣。
    鵬霄開羽翼,鳳闕演絲綸。
    顧問當清夜,從容向紫宸。
    立言成雅誥,正意敘彝倫。

    地名愿望贊美

    98 《結客少年場行》 唐·虞羽客

    幽并俠少年,金絡控連錢。
    竊符方救趙,擊筑正懷燕。
    輕生辭鳳闕,揮袂上祁連。
    陸離橫寶劍,出沒騖征旃。

    99 《華清宮望幸》 唐·無名氏

    驪岫接新豐,岧峣駕碧空。
    鑿山開秘殿,隱霧蔽仙宮。
    絳闕猶棲鳳,雕梁尚帶虹。
    溫泉曾浴日,華館舊迎風。
    肅穆瞻云輦,深沈閉綺櫳。
    東郊望幸處,瑞氣靄濛濛。

    100 《送耿湋拾遺聯句》 唐·顏真卿

    堯舜逢明主,嚴徐得侍臣。
    分行接三事,高興柏梁新。
    ——顏真卿
    楚國千山道,秦城萬里人。

    * 關于接闕的詩詞 描寫接闕的詩詞 帶有接闕的詩詞 包含接闕的古詩詞(2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