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接聞的詩詞(662首)

    321 《諷阻臨安趙府尹伐凈慈寺門松》 宋·釋道濟

    亭這百尺接天高,曾與山僧作故交。
    滿望枝柯千載茂,可憐刀斧一齊拋。
    窗前不睹龍蛇影,耳畔無聞風雨號。
    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

    322 《送人之南岳》 宋·釋真凈

    境幽南岳寺,路向碧巖分。
    遠近松相接,高低鐘共聞。
    靈禽時奏樂,香石日籠云。
    想到經行處,超然趣不群。

    323 《放生慈濟法門》 宋·釋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為傍生類。
    發佛大慈悲,懺彼六情根。
    無始業障海,眼根著諸色。
    耳界聞亂聲,鼻染一切香。

    324 《丙子仲冬紫閣寺聊句》 宋·蘇舜元

    白石太古水,蒼厓六月冰。
    昏明咫尺變,身世逗留增。
    橋與飛霞亂,人間獨鳥升。
    風泉冷相搏,樓閣暮逾澄。

    325 《簡寂觀作》 宋·孫邁

    松接朝天路,鐘聞賈客船。
    醮壇秋有月,丹井古無泉。

    326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孫邁

    潯陽風景接洪都,傳說胡君四世居。
    詩句滿朝皆育詠,君王旌孝表門閭。
    數聞過客談多惠,秘欲憑僧去借書。
    若把公卿名刻石,共瞻駟馬慕相如。

    327 《哭東萊呂先生》 宋·孫應時

    往歲風云接,重霄日月開。
    奏篇聞嘆息,造膝諗圖回。
    延閣初優病,鋒車又趣來。
    恭惟天子圣,殄瘁豈無哀。

    328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329 《送楊舒州》 宋·衛博

    我昔懷軍書,西行盡淮泗。
    是時敵方張,長江飲渴騎。
    憨將何一律,兩地一朝棄。
    川原厭膏血,關山接烽燧。

    330 《璜源宗人玨壽慶樓》 宋·吳浩

    吾宗培世德,盛事褒一門。
    仰顏有壽母,挽目見子孫。
    平生青云器,威鳳宜孤鶱。
    脫然舍榮爵,回車息深村。

    331 《游黃山》 宋·謝鳳

    歷覽岧嶢接斗牛,巖排云樹翠陰稠。
    風生藥臼清香遠,日照丹巖紫氣浮。
    仙樂有聲聞晝夜,靈泉無火沸春秋。
    猶多奇絕應難到,聊寫新詩紀勝游。

    332 《奉酬洪景伯》 宋·謝伋

    屏居常恨造門疏,覿面真如得異書。
    昔年丹筆勘閣本,此日海邦題坐輿。
    幸接好音聞正始,豈惟妙句突黃初。
    道山學士來車騎,還使林僧識佩魚。

    333 《送鈐轄館使王公》 宋·姚渙

    家傅勛力世能賢,四載坤維領師權。
    南詔酋豪彌款附,西州士庶賴蕃宣。
    輸忠感慨由誠府,接下恩勤自意筌。
    月夕過從多命席,花時酬唱旋成編。

    334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335 《題思范軒二首》 宋·張伯玉

    天下儒宗不世勛,履聲今絕豈重聞。
    空余逸韻傳流水,猶喜清風在此君。
    山倚孔祠分積翠,篆尋嚴瀨掛香云。
    接花酬倡將三記,時拂塵篇見舊文。

    336 《玉兔凈居詩》 宋·張仲尹

    何事回真館,標名作凈坊。
    金園存廢趾,玉兔效殊祥。
    躍漢勞罝綱,環山瑩雪霜。
    來疑崑岫出,去訝月輪藏。

    337 《大滌洞天留題》 宋·趙觀復

    不作翠蛟詩,獨賦上池水。
    鑿開自淵源,鑒觀湛然止。
    豈惟白心事,且似明□底。
    松風生晚清,暑夜看晨起。

    338 《送梅窗兄》 宋·趙汝唫

    離歌休再疊,我亦不堪聞。
    山接詩愁去,云隨別袂分。
    官閒寧問祿,命薄謾能文。
    悵望梅邊屋,花開更憶君。

    339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340 《題玉山草堂》 元·陳基

    隱居家住玉山阿,新制茅堂接薜蘿。
    悲翠飛來春雨歇,麝香眠處落花多。
    《竹枝》已聽巴人調,桂樹仍聞楚客歌。
    明日扁舟入青浦,不堪離思隔滄波。

    * 關于接聞的詩詞 描寫接聞的詩詞 帶有接聞的詩詞 包含接聞的古詩詞(6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