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接應的詩詞(696首)

    161 《重贈李大夫》 唐·白居易

    早接清班登玉陛,同承別詔直金鑾。
    鳳巢閣上容身穩,鶴鎖籠中展翅難。
    流落多年應是命,量移遠郡未成官。
    慚君獨不欺憔悴,猶作銀臺舊眼看。

    162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唐·白居易

    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
    今來仍盡室,此去又專城。
    典午猶為幸,分憂固是榮。
    簈星州乘送,艛艓驛船迎。

    163 《重贈李大夫》 唐·白居易

    早接清班登玉陛,同承別詔直金鑾。
    鳳巢閣上容身穩,鶴鎖籠中展翅難。
    流落多年應是命,量移遠郡未成官。
    慚君獨不欺憔悴,猶作銀臺舊眼看。

    164 《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 唐·白居易

    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
    今來仍盡室,此去又專城。
    典午猶為幸,分憂固是榮。
    簈星州乘送,艛艓驛船迎。

    165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晨興因報問龜兒》 唐·白居易

    冬旦寒慘澹,云日無晶輝。
    當此歲暮感,見君晨興詩。
    君詩亦多苦,苦在兄遠離。
    我苦不在遠,纏綿肝與脾。

    166 《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和之》 唐·白居易

    托質依高架,攢花對小堂。
    晚開春去后,獨秀院中央。
    霽景朱明早,芳時白晝長。
    秾因天與色,麗共日爭光。

    167 《青氈帳二十韻》 唐·白居易

    合聚千羊毳,施張百子弮。
    骨盤邊柳健,色染塞藍鮮。
    北制因戎創,南移逐虜遷。
    汰風吹不動,御雨濕彌堅。

    168 《同夢得暮春寄賀東西川二楊尚書》 唐·白居易

    龍節對持真可愛,雁行相接更堪夸。
    兩川風景同三月,千里江山屬一家。
    魯衛定知連氣色,潘楊亦覺有光華。
    應憐洛下分司伴,冷宴閑游老看花。

    169 《觀繩伎(潞府李相公席上作)》 唐·劉言史

    泰陵遺樂何最珍,彩繩冉冉天仙人。
    廣場寒食風日好,百夫伐鼓錦臂新。
    銀畫青綃抹云發,高處綺羅香更切。

    170 《臨海太守惠予赤城石,報以是詩》 唐·李德裕

    聞君采奇石,剪斷赤城霞。
    潭上倒虹影,波中搖日華。
    仙巖接絳氣,谿路雜桃花。
    若值客星去,便應隨海槎。

    171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172 《趨翰苑遭誣構四十六韻》 唐·李紳

    九五當乾德,三千應瑞符。
    纂堯昌圣歷,宗禹盛丕圖。
    畫象垂新令,消兵易舊謨。
    選賢方去智,招諫忽升愚。

    173 《寄送盧拱秘書游魏州》 唐·姚合

    太行山下路,荊棘昨來平。
    一自開元后,今逢上客行。
    地形吞北虜,人事接東京。
    掃灑氛埃靜,游從氣概生。

    174 《天門街西觀榮王聘妃(榮王,憲宗幼子)》 唐·張光朝

    仙媛來朱邸,名山出紫微。
    三周初展義,百兩遂言歸。
    鄭國通梁苑,天津接帝畿。
    橋成烏鵲助,蓋轉鳳凰飛。
    霜仗迎秋色,星缸滿夜輝。
    從茲磐石固,應為得賢妃。

    175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將歸郊扉言懷兼別示…走筆依韻》 唐·杜牧

    玉塞功猶阻,金門事已陳。
    世途皆擾擾,鄉黨盡循循。
    客道難投足,家聲易發身。
    松篁標節晚,蘭蕙吐詞春。

    176 《京口津亭送張崔二侍御(一作津亭送張崔侍御府散北歸)》 唐·許渾

    愛樹滿西津,津亭墮淚頻。
    素車應度洛,珠履更歸秦。
    水接三湘暮,山通五嶺春。
    傷離與懷舊,明日白頭人。

    177 《懷江南同志》 唐·許渾

    南國別經年,云晴波接天。
    蒲深鸂鶒戲,花暖鷓鴣眠。
    竹暗湘妃廟,楓陰楚客船。
    唯應洞庭月,萬里共嬋娟。

    178 《懷江南同志》 唐·許渾

    南國別經年,云晴波接天。
    蒲深鸂鶒戲,花暖鷓鴣眠。
    竹暗湘妃廟,楓陰楚客船。
    唯應洞庭月,萬里共嬋娟。

    179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唐·李商隱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
    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
    迎來新瑣闥,從到碧瑤岑。

    180 《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 唐·趙嘏

    揚雄詞賦舉天聞,萬里油幢照塞云。
    仆射峰西幾千騎,一時迎著漢將軍。
    旌旗杳杳雁蕭蕭,春盡窮沙雪未消。
    料得堅昆受宣后,始知公主已歸朝。

    * 關于接應的詩詞 描寫接應的詩詞 帶有接應的詩詞 包含接應的古詩詞(6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