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漢遙應接鳳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銀漢遙應接鳳城”全詩
疏燈自照孤帆宿,新月猶懸雙杵鳴。
南菊再逢人臥病,北書不至雁無情。
步蟾倚杖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夜(一作秋夜客舍)》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一作秋夜客舍)
露下天高秋水清,
空山獨夜旅魂驚。
疏燈自照孤帆宿,
新月猶懸雙杵鳴。
南菊再逢人臥病,
北書不至雁無情。
步蟾倚杖看牛斗,
銀漢遙應接鳳城。
中文譯文:
秋天的夜里露水下垂,天高水清;
我獨自一人在空山中夜旅,心靈受到驚擾。
燈光稀疏自照著孤帆宿舍,
新月依然懸掛,雙杵發出聲音。
南方的菊花再次遭遇到人們臥病,
北方的書信遲遲未到,雁群感覺無情。
我倚著拐杖觀看蟾蜍比賽牛斗,
銀河在遠處承接鳳城的命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人獨自旅行的孤寂的夜晚景象。詩人杜甫在這個夜晚的空山中,感受到了孤獨和驚恐。他描述了天高水清,露水下垂的秋夜景象,以及自己在這個空山中的旅行,心靈受到驚擾。他在夜晚的宿舍看著燈光稀疏的孤帆,還能看到新月懸掛在空中,雙杵發出聲音。詩中還描繪了南方的菊花遭遇到人們臥病的狀況,北方的書信遲遲未到,雁群似乎無情。最后,他倚著拐杖看著蟾蜍比賽牛斗,感嘆銀河在遠方承接鳳城的命令。
這首詩表達了孤獨和寂寞的感受,同時也表達了對于人與自然、人與命運的關系的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和自己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示了人在孤獨中思考、觀察和感悟的能力。同時,詩中那些富有象征意味的場景和描繪,也增加了詩的深度和藝術性。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凝練的表達,表達了詩人對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銀漢遙應接鳳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ī zuò qiū yè kè shè
夜(一作秋夜客舍)
lù xià tiān gāo qiū shuǐ qīng, kōng shān dú yè lǚ hún jīng.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獨夜旅魂驚。
shū dēng zì zhào gū fān sù,
疏燈自照孤帆宿,
xīn yuè yóu xuán shuāng chǔ míng.
新月猶懸雙杵鳴。
nán jú zài féng rén wò bìng, běi shū bù zhì yàn wú qíng.
南菊再逢人臥病,北書不至雁無情。
bù chán yǐ zhàng kàn niú dòu, yín hàn yáo yìng jiē fèng chéng.
步蟾倚杖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
“銀漢遙應接鳳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