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挑頭的詩詞(140首)

    41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唐詩三百首高中

    42 《村居感興》 宋·楊樸

    一壺村酒膠牙酸,十數胡皴徹骨乾。
    隨著四婆裙子后,杖頭挑去賽蠶官。

    43 《通明館灑掃二首》 宋·徐沖淵

    圣恩寬大放還鄉,便著草鞋挑缽囊。
    中路忽逢天柱招,一行今侍玉皇香。
    浮舟載月苕溪上,倚杖瞻云魏闕旁。
    身到通明上頭館,好山驚見暮蒼蒼。

    44 《餞魏州判鵬舉》 宋·邵桂子

    松下吟哦幾唱酬,卻攜螃蟹餞監州。
    穩挑書擔去環碧,頻寄詩筒來雪舟。
    畢姓弟兄千里月,故山泉石一天秋。
    葛峰隱者如相問,為道瓜侯已白頭。

    45 《拙軒》 元·王寂

    拙軒少也絕交朋,閉門坐斷藜床繩。
    據梧手卷挑青燈,目力自足夸秋鷹。
    一行作吏負且乘,簡書夜下催晨興。
    心勞政拙無佳稱,高枕緩帶吾何曾。

    46 《雞鳴行》 清·張養重

    天上飛星似飛箭,荒雞喔喔鳴村店。
    夢里心驚是惡聲,挑燈直視床頭劍。
    開門星散喜重明,躍馬披衣共北征。
    丈夫暗昧那能處,會向青天白日行。

    47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48 《句》 宋·陳渙

    炊餅擔頭挑取去,白衣補上喝將來。

    49 《題石橋》 宋·賀允中

    敢祈方廣現危梁,千古燈燃共此光。
    聊試茶花便歸去,杖頭挑得晚風涼。

    50 《謝張蕓窗》 宋·劉啟之

    夜深檛鼓醉紅裙,半世侯門熟稔聞。
    自是東籬窺宋玉,非關司馬挑文君。
    蒼頭誤送香羅帕,簧舌翻成貝錦文。
    幸賴老成持與力,一帆安穩過溪云。

    51 《馬城花窠》 宋·呂午

    老子西城住,今逾十載期。
    栽花成茂樹,種柳長高枝。
    移接從渠巧,夸傳到處知。
    擔頭挑賣去,一一是趨時。

    52 《偈》 宋·釋慧圓

    這一交,這一交,萬兩黃金也合消。
    頭上笠,腰下包,清風明月杖頭挑。

    53 《頌古四十五首》 宋·釋如珙

    覓心不得疑情息,與汝安心萬事休。
    十萬里沙來又去,杖挑只履在肩頭。

    54 《頌》 宋·釋守芝

    北斗掛須彌,杖頭挑日月。
    林泉好商量,夏末秋風切。

    55 《偈三首》 宋·釋祖元

    有佛處不得住,踏著秤鎚硬似鐵。
    無佛處急走過,腳下草深三尺。
    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錯舉。
    北斗掛須彌,棒頭挑日月。
    摘楊花,摘楊花,眼里瞳人著繡鞋。

    56 《謝張學士惠靈壽杖》 宋·許志仁

    和疑連綿青未了,郴江擘出蛟龍吼。
    雷公霹靂搜巖比,化為郁律黃蛇走。
    飛電迸火出奇節,黃蛇起立僵如鐵。
    攜看玉女洗頭盆,拄上九疑探禹穴。

    57 《食河豚》 宋·周晞稷

    君不見楚王渡東萍如日,剖而食之甜似蜜。
    河魨本自食楊花,花結浮萍萍結實。
    又不見越王食鱠遺其馀,中流化作王馀魚。
    河魨本是當年物,尚帶西子胸前酥。

    58 《漫興二首》 明·鄧渼

    夜色人初定,花香牖暗通。
    蒲團清課后,紈扇艷歌中。
    掩卷思寒素,挑燈看女紅。
    癡兒不解事,頭困觸屏風。
    ¤

    59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60 《觀鄭俠流民圖》 明·魯鐸

    旱風吹沙天地昏,扶攜塞道離鄉村。
    身無完衣腹無食,病羸愁苦難具論。
    老人狀何似,頭先于步足。
    無氣手中杖與臂,相如同行半作溝。

    * 關于挑頭的詩詞 描寫挑頭的詩詞 帶有挑頭的詩詞 包含挑頭的古詩詞(14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