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掛青的詩詞(777首)

    761 《再和朱朝奉見寄》 宋·釋正覺

    朅來林下人,掛冠脫朝綠。
    身閒道愈尊,神靜碧照目。
    落落我就璞,碌碌誰如玉。
    欲學陶淵明,高情異浮俗。

    762 《傳義上人》 宋·釋祖欽

    直指之道,義不可傳。
    不立文字,昭昭現前。
    萬里不掛片云,一亙白日青天。
    聲前有意,句后無言。
    理事雙遣也,木頭碌碡。

    763 《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 宋·舒岳祥

    麥熟即快活,汝不食麥空饒舌。
    前時斗粟銀百星,老農無銀色菜青。
    此鳥年年啄草子,今年草根救人死。
    鳥無所食饑奈何,見人食麥喜且歌。

    764 《寄眠云處士》 宋·宋無

    聞說華陽洞,人間第八天。
    茅君旌屢降,弘景駕常延。
    地吐黃金氣,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發,朱草葉春妍。

    765 《陳和叔內翰得莊生觀魚圖於濠梁出以相示且邀》 宋·蘇頌

    公堂四合臨中衢,翰林壁掛觀魚圖。
    傳之近自濠梁客,云是蒙邑先生居。
    先生昔仕楚園吏,傲世不蘄卿大夫。
    逍遙淮上任造適,高岸偶見群鰷魚。

    766 《瀑布二首》 宋·王阮

    萬仞青空東可攀,天將飛瀑掛其間。
    一雙玉塔倚絕壁,兩道白云騰半山。
    覆器以欹嗟魯廟,設瓴而建笑秦關。
    春風一卷出山去,萬里青秧抱馬閑。

    767 《因與伯氏同一僧話武夷事作詩追寄之》 宋·王洋

    直峰峭壁天半青,高檐張燈疑掛星。
    山川勢力有如此,擇地信可棲仙靈。
    我前解官古樵戍,志愿本欲探珠庭。
    時當恢臺積氛霧,一日三雨時三停。

    768 《次韻酬江如晦》 宋·王洋

    命數奇窮誰與伍,陋巷甘同一命樓。
    怕寒長苦地多風,厭滯每遭星好雨。
    命在天公難自由,若知安命當無憂。
    三斟長得供卯醉,米監不辨俱悠悠。

    769 《和鄭侍郎贈晁倅》 宋·王洋

    昭德文公百孫子,存者風流今尚幾。
    封胡羯末定可人,往往高吟笑侯喜。
    自期不爭世俗書,肯學持竿釣溫水。
    江國蕭條一郡丞,萬事得君無不理。

    770 《雁山紀游七首·寶完靈云二寺》 宋·薛嵎

    夜鐘寥閴遠相聞,古佛青山自結鄰。
    片石掛空平可渡,兩峰侵漢立如人。
    云歸蕩頂無多路,僧住巖根老此身。
    為憶龍湫重回首,。
    來看瀑布獨逡巡。

    771 《次韻何吉老游金鑾寺》 宋·楊時

    榮名嗟何為,病木自生癭。
    彭殤一夢覺,烏用論久頃。
    寄身淵明廬,翛然在人境。
    衛生鄙樊雉,放浪任流梗。

    772 《橄欖來自嘉州》 宋·袁說友

    筠籠相逐到天涯,喜見森森色正佳。
    尚想紅鹽落青子,未夸黃蜜掛蒼崖。
    眼中鄉味催歸夢,足下跫音慰遠懷,稍待酒殘回齒頰,余甘猶足助談諧。

    773 《贈豫章來子儀言詩》 宋·曾豐

    少年氣宇要自恢,見人賦詩謂為才,出入常將筆裝懷。
    中年心地要自息,見人哦詩謂為癖,起居常把口掛壁。

    774 《見柿樹有感》 宋·張九成

    茲山余初來,掩冉柿葉青。
    相去未三月,柿花亦已零。
    乃茲尋去路,累累滿空庭。
    人生豈無情,眷眷不忍行。

    775 《孫履正履和北上予同舟送之入郡艤舟白蓮橋信》 明·程嘉燧

    涼風一杯酒,明月萬里心。
    雙帆飛度吳苑樹,澄江遠掛秋河陰。
    君過三山向京闕,楊子津樓秋漲沒。
    廣陵豪士邀醉君,期我不來意超忽。

    776 《清明舟中》 明·程嘉燧

    清明寒食山頭哭,到處猶傳舊風俗。
    無家自愧百年身,有情共傷千里目。
    漢陽渡口柳依依,江風作花雪打衣。
    經旬始過道士洑,五日未離黃鶴磯。

    777 《阮將軍龍杖歌(以下皆萬歷間晚年之作)》 明·王稚登

    七尺天臺藤,千年石梁雪。
    夭矯欲飛騰,支離半鱗甲。
    樵柯斫出空巖下,風雷晝鳴鬼嘯夜。
    曳處常疑云霧生,植來猶恐猿猱掛。

    * 關于掛青的詩詞 描寫掛青的詩詞 帶有掛青的詩詞 包含掛青的古詩詞(7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