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掛青的詩詞(777首)
741
《呈呂使君留卿》 宋·方回
大門昔有謠,呂氏一千中。
華胄所自出,恭惟齊太公。
君伯先郡王,張韓劉岳同。
百戰護諸將,易名稱武忠。
743
《龔侯玉豹圖》 宋·方回
龔侯之先楚兩龔,遠孫挺挺有祖風。
五鼎食肉不掛意,萬卷讀書曾用功。
草字隸字各神妙,古詩律詩俱豪雄。
雖有一癖好畫馬,不比人間凡畫工。
744
《酒家》 宋·黃庚
風飐青簾掛杏村,田家新釀甕頭春。
今年米貴無錢糴,買醉銜杯能幾人。
745
《送禪客入高峰》 宋·李處權
茫茫人間世,佛法最長久。
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掛口。
須是丈夫兒,懸崖能撒手。
為語學道人,何須天下走。
夜寒云去盡,橫參掛南斗。
我已辦青鞋,要聞獅子吼。
746
《面山堂》 宋·李處權
青山不遠人,人自與山遠。
好事或致之,來赴不待挽。
夫君有丘壑,於此興不淺。
昔為谷口鄭,今是竹林阮。
747
《暑中即事》 宋·李復
掛壁清羸金粟像,映窗性相凈名經。
門前野水流繞舍,雨后綠槐陰滿庭。
涼簟醒心須稍健,好風吹鬢欲重青。
此間真境誰宜到,更有珍茶一種錄。
748
《和丁師善韻》 宋·陸文圭
轍鮒活斗升,莫向肆中索。
已無秋成望,況復幾暮迫。
蓉城一小縣,舞袖折旋窄。
針芒萬畝青,席卷一川白。
749
《挽傅德芳主簿》 宋·彭龜年
亭亭梁木遽然傾,吾里諸生失典型。
已向東維次箕宿,定知南斗厭文星。
書盈故篋墨猶濕,影掛虛堂燈自青。
忍聽咿嗚哀挽罷,一川東去杳冥冥。
751
《移居》 宋·丘葵
移居山北向山南,天遣青風接笑談。
無數鳧雛穿稻塍,一群灘鶩語茭潭。
鷺臨清沚貪心起,蓮到黃昏笑靨含。
卻憶姚家古藤下,鳥巾掛了旦眠酣。
752
《重漩孩子相院》 宋·丘葵
三年掛搭此叢林,今日重來思轉深。
雨過殘陽如月色,風來老樹作潮音。
青山歷歷留人住,白鷺悠悠契我心。
日暮荒村苦無伴,虛廓曳杖自行吟。
753
《題智門宣弟不擊舟》 宋·釋寶曇
故著青山盡底圍,直疑掛起片帆飛。
好風忽送潮聲近,啼鳥相呼樹影歸。
老去六窗誰是伴,頹然一幾自忘機。
我初不作京華夢,分取松枝對客揮。
754
《贈聞人必大》 宋·釋紹嵩
未遂青云一掛科,科名成后竟如何。
貧穎陋巷春偏少,學辦癡龍藝最多。
剩把文章鳴圣代,卻思猿鳥共煙蘿。
高吟大醉三千首,他日陽春白雪歌。
755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萬疊青山,一溪流水。
幽鳥綿蠻,煙蘿鎖翠。
瑞巖活計無多,徒掛傍人唇齒。
徹骨貧窮,熏天富貴。
一陣西風丹桂香。
二三子,吾無隱乎爾。
756
《飛來峰猿》 宋·釋文珦
恐山還欲去,著爾慰山靈。
掛處頻分影,吟時不見形。
鷲峰愁外遠,巴峽夢中青。
月下三聲苦,幽人卻要聽。
758
《前之十首次詩》 宋·釋行海
十五游方今五十,久將孤錫掛山林。
平生不作可憐色,是事但求無愧心。
陌上春回青草暖,天涯人去碧云深。
滿園風滾梅花雪,更有幽禽弄好音。
75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為僧{左屈右刂}剞,與世支離。
目瞳青炯炯,頭發白絲絲。
劫空有句,真得無師。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萬像森羅一音說,何須特地掛唇皮。
760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喬喬楚楚,叢林規矩。
萎萎羸羸,枯木風姿。
宗乘壁掛口,師友雪生眉。
住山事拙束三篾,對月機鳴度一絲。
顛毛間白發,眉睫裹青瞳。
食指一肩重,門風四壁空。
諸根亡偶宗家妙,萬慮不搖心匠工。
* 關于掛青的詩詞 描寫掛青的詩詞 帶有掛青的詩詞 包含掛青的古詩詞(77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