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掛身的詩詞(472首)
322
《山中》 宋·王令
山頭樹青青,山水日泠泠。
攀樹掛冠裳,飲水青肺腸。
嶞然古心高,忽與世態忘。
有道不足名,無責身始康。
323
《對月憶滿子權》 宋·王令
長風掠海來,吹月散百鏈。
青天豁四碧,云靄不容緣。
窗軒颯先秋,露氣入簟扇。
寬庭生夜涼,蚊口不得擅。
324
《謝友人寄畫》 宋·文同
客從長安來,厚紙封小軸。
題云此奇畫,寄贈公或蓄。
開之掛高壁,爛絹止一幅。
中有兩駱駝,氣韻頗不俗。
325
《釣竿》 宋·文同
霜刀裁綠筠,桂餌掛輕緡。
斂跡天地間,側身江海濱。
悠悠寶帳夜,寂寂煙波春。
何時投竿歸,再與君子親。
326
《美哉亭》 宋·陳與義
西出城皋關,土谷僅容駝。
天掛一疋練,雙崖斗嵯峩。
忽然五丈缺,亭構如危窠。
青山麗中原,白日照大河。
327
《送蔡迨赴桂陽令》 宋·周必大
工部詩題滿劍川,儀曹文筆照湖南。
身行蜀棧曾幽討,舟掛吳帆又飽參。
睎驥有心真自得,拔茅無術定誰慚。
金蘭正好追英彥,蒲谷翻令試子男。
329
《短歌行》 宋·白玉蟾
我適越,君適秦。
舟掛越帆猶柳下,馬回秦首更江濱。
江濱綠柳多煙顰,岸下碧水生風鱗。
四海交游不易得,一州云月聊相津。
330
《倪昭卿賦贈葉神童》 宋·白玉蟾
神童之貌清且奇,神童之道傳希夷。
入室三年丹已熟,肌膚綽約光離離。
結繒自覆有余樂,曄曄紫芝堪療饑。
跳入壺中人莫見,朝游五岳暮瑤池。
332
《題丹樞先生草庵》 宋·白玉蟾
數朵奇峰如削玉,一溪秋水生寒綠。
幸有白云深處茅,更兼明月壇前竹。
誅茅伐竹結蘧廬,現成山水可樵漁。
隨緣隨分山中住,收拾摩尼如意珠。
333
《寒碧》 宋·白玉蟾
清秋訪林館,寒碧凝瑤風。
冷入瑯玕聚,涼生琛玉叢。
枝枝撐明月,葉葉起清風。
朝云掛余翠,夕照搖殘紅。
334
《慵庵》 宋·白玉蟾
絳闕清都舊姓名,此生落魄任天真。
橫窗古硯前朝水,掛壁閑琴幾日塵。
幽草莫鋤沿日靜,落花不掃襯苔勻。
倩風來作關門仆,借月來作關門仆,
335
《送任山歸河東》 宋·蔡襄
風俗憂思深,在昔言汾絳。
之人隱其間,白首甘陋巷。
畢力事詩書,豈特專記誦。
編年作通記,起周迄炎宋。
336
《和左丞庾杲之移病詩》 南北朝·沈約
歲暮豈云聊。
參差憂與疾。
匪澣孰能賜。
持身固無述。
握蘭空盈把。
待漏終不溢。
囂喧滿眼前。
簿領紛盈膝。
安用談天辯。
徒勞夢賜筆。
掛冠若東都。
山林寧復出。
337
《次韻棠美甥晝眠》 宋·晁補之
炎歊暫臥北窗涼,更覺甘如飯稻粱。
宰我糞墻譏敢避,孝先經笥謔兼忘。
憂虞心謝知更雁,安穩身如掛角羊。
要識熙熙不爭競,華胥別是一仙鄉。
340
《送劉道原學士歸南康》 宋·蘇轍
大川傾流萬物俱,根旋腳脫爭奔徂。
流萍斷梗誰復數,長林巨石曾須臾。
軒昂顛倒唯恐后,嗟予何獨強根株。
三年一語未嘗屈,擬學文學驚當涂。
* 關于掛身的詩詞 描寫掛身的詩詞 帶有掛身的詩詞 包含掛身的古詩詞(47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