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掛口的詩詞(278首)
221
《雜詩四首》 宋·王之望
春蠶口吐絲,生人皆仰供。
蜘蛛絲滿腹,祗能打飛蟲。
衣服與網羅,利害豈可同。
蠶生旬月老,蜘蛛無春冬。
222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224
《用韻雜興》 宋·廖行之
夏葛冬裘等一衫,飛黃跛鱉謾同驂。
人情展轉憐風月,世路沈迷泣北南。
我已灰心忘厚味,誰其緘口罷游談。
如今欲問西來意,便掛僧牌報放參。
225
《過陳莘叔尹因以贈之》 宋·趙蕃
幾從邢子問先友,相與談公口不空。
治獄盡心無詭論,掛冠猶健有高風。
崢嶸正爾尚豪氣,矍鑠未應閑是翁。
兩月淹留見何晚,竹林松徑暫時同。
226
《次韻芻父秋懷》 宋·蘇泂
幸免名為累,應無口啟羞。
竺書時掛眼,衲被久蒙頭。
未仕胡三已,論才宜四休。
商宗如見夢,依舊濟川舟。
227
《書懷》 宋·蘇泂
出門莽莽無所適,青草門前少行客。
讀書妄意學周孔,行年三十頭雪白。
朝廷伏聞治清靜,賤子何憂官得失。
平生志氣渺江海,前日詩名漫梁益。
228
《春日懷詹梁》 宋·蘇泂
陳雷箭去不遺鏃,后世人情手翻覆。
我生二十少知己,更覺恩怨生骨肉。
塵沙蹤跡窘吳越,波浪奔馳走巴蜀。
癡年自長習藝能,如兔之角礙人目。
231
《次韻鄭僉判》 宋·方岳
不論山北與山南,是處移將竹兩三。
亦愛村深工部屋,尚嫌門對相公潭。
夕陽歸鳥占花塢,山雨飯牛規草庵。
口掛壁從生白醭,是中除酒百無堪。
232
《次韻徐宰三雪》 宋·方岳
春其幾何到端木,三信東風銀粟粟。
眼驚天地有奇事,喜不自持詩陸續。
爾時茅屋亦堪畫,有竹寧甘食無肉。
多年裋褐夜不暖,紫鳳天吳共伸縮。
233
《山莊書事》 宋·方岳
晨興抹兩屨,為口見驅迫。
課童督秋刈,野獲夜彭魄。
田翁適過予,繿縷黑而瘠。
具言土力貧,年登苦囏阨。
234
《贈星學葉冰壺》 宋·何夢桂
祝融擲火驅六龍,火輪吐焰燒長空。
彤云掛樹凝翠歇,九根灼爛紅爐中。
黑菟喘嘯風不起,紫蛟嗔臥潛幽宮。
燕然山高倚絕壁,下有凌陰厚千尺。
235
《贈徐霞錦》 宋·何夢桂
昔日山陰老魏仙,丹成飛去三千年。
倒影滅沒不可得,誰駕玉犬驂云駢。
當年從事君家祖,獨向爐邊得丹譜。
刀圭入口羽翰生,至今去作群仙父。
237
《行香子·四鼓才平》 元·王哲
四鼓才平,木德行香。
青龍上,坐個嬌娘。
口賁赤氣,身掛朱裳。
更戴瓊花,餐瓊蕊,飲瓊漿。
往來諧歡,交媾相當。
欣然用、顛倒陰陽。
沖開卯甲,日放晶?。
袞大明珠,通明焰,過明堂。
240
《陳述猷乞題瞻麓圖》 近代·陳三立
昔客瀟湘歲月久,紙上陳人相與友。
佳日閑尋門外山,蒼蒼岳麓絕埃垢。
愛晚亭抱赤沙湖,一徑楓葉寒泉吼。
幾回夜宿云麓宮,蕩出鐘魚摘星斗。
* 關于掛口的詩詞 描寫掛口的詩詞 帶有掛口的詩詞 包含掛口的古詩詞(27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