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持歸的詩詞(14首)

    1 《送于總持歸京》 唐·賈島

    出家初隸何方寺,上國西明御水東。
    卻見舊房階下樹,別來二十一春風。

    2 《李廷老席上送韓持國歸許昌》 宋·梅堯臣

    馬蹄踐霜華,游國歸何早。
    重裘不畏寒,況復非遠道。
    誰言未顧期,登第鬢如葆。
    解裝喜可知,月下金壺倒。

    3 《奉和持國曼叔方叔送師直歸馬上同賦之什》 宋·梅堯臣

    郊外桃李花,赤赤復白白。
    為君歌古曲,行子在南陌。
    眾人各已歸,春風送無跡。
    安知春風送,到處花當客。
    我病出獨難,并請春風讁。
    此情無遠近,千里不能隔。

    4 《夜與鄰幾持國歸》 宋·梅堯臣

    紅塵夜不息,橫衢若煙霧。
    朝見車馬來,暮見車馬去。
    車中目炯炯,馬上情遽遽。
    交相知是誰,飛先無覓處。

    5 《送浮屠曇遠歸無為持缽》 宋·王之道

    一筇春色滿郊畿,彈指淮南迅若飛。
    丈室正須香積供,孤云聊作故山歸。
    長安城里風煙好,錦繡溪頭筍蕨肥。
    我有上林桃李約,未容隨子赴親闈。

    6 《小三侄遠持兄嫂之命見訪于荒寒寂寞中將歸二》 宋·曹勛

    投老臺山麓,松篁筑靚幽。
    行年今七十,撫事幾春秋。
    但喜親情話,難忘為小留。
    山川煩跋履,事事見操修。

    7 《小三侄遠持兄嫂之命見訪于荒寒寂寞中將歸二》 宋·曹勛

    不見小阮久,相看情甚溫。
    肯來成宅相,端可大吾門。
    暖日長江路,梅花細雨村。
    真成好兄弟,言謝鄧忘言。

    8 《送張持國省干歸山陰三首》 宋·仲并

    臭味張公子,生涯類我貧。
    又為兩鄉夢,看即一朝紳。
    洗眼千巖秀,抽身肥馬塵。
    他年乘夜雪,從子剡溪濱。

    9 《送張持國省干歸山陰三首》 宋·仲并

    稠眾相從地,無言意已傾。
    余方厭藜藿,子肯扣柴荊。
    短棹起歸暮,長亭如別情。
    回頭聽羌管,拍拍喚愁生。

    10 《送張持國省干歸山陰三首》 宋·仲并

    埋輪賢使者,重席老先生。
    一別遽多歲,相望無幾程。
    到家乘暇日,為我話深情。
    欲寫相思語,昏花字不成。

    11 《計輝父訪予上持山中歸龍溪款話一夕前韻相贈》 宋·程公許

    憶曾款竹憩神輿,賡賦傳抄倦小胥。
    偶復緣云尋勝踐,忽驚響屐慰逃虛。
    卜鄰擬營環堵,飽飯何當共趁墟。
    浮世升深何足計,得如一室靜翻書。

    12 《費子范以予銘其父墓持錦物相餉盡歸之姑留洮》 宋·晁公溯

    大費家聲星斗垂,乃翁名跡世人知。
    平生于此辭無愧,不減東京有道碑。

    13 《費子范以予銘其父墓持錦物相餉盡歸之姑留洮》 宋·晁公溯

    訟牒裝懷塵滿胸,少無筆力老尤慵。
    洮州綠石堪為礪,聊與衰翁淬筆鋒。

    14 《劉德修殿院持節歸蜀》 宋·袁說友

    堂堂柏府幾人過,屈指精忠竟若何。
    正爾浮云遮白日,賴公砥柱立頹波。
    回天力挽千鈞重,去國身輕一葉多。
    萬里長江向東去,清明無日可鐫磨。

    * 關于持歸的詩詞 描寫持歸的詩詞 帶有持歸的詩詞 包含持歸的古詩詞(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