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感耳的詩詞(363首)
262
《莫溪驛》 宋·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滅照秋床。
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
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263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
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264
《即事三首》 宋·王安石
昏昏白日臥,皎皎中夜愁。
明月入枕席,涼風動念幬。
蛬蟬相鳴悲,上下無時休。
徒能感我耳,顧爾安知秋。
265
《秋懷詩十一首》 唐·韓愈
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
秋風一拂披,策策鳴不已。
微燈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憂無端來,感嘆成坐起。
266
《詠史》 宋·陸游
夜雨燈前感慨深,為邦一士重千金。
風云未展康時略,天地能知許國心。
劍忽拄頤都將相,帽曾壓耳隱山林。
英雄自古常如此,君看隆中梁甫吟!
267
《送韓梓秀才十八韻》 宋·陸游
束發走場屋,始得從君游。
燈火都城夜,風雨湖上秋,追隨不隔日,巖窮探搜,摩挲石屋背,搖兀闇門舟。
酒酣耳頰熱,意氣蓋九州。
夜臥相蹋語,狂笑雜嘲謳。
271
《秋懷十首》 宋·張耒
秋風從西來,百草隨委棄。
如何中庭花,粲粲濯朝霽。
雖懷遲暮感,獨秀亦云異。
炎涼各一時,豈必桃李貴。
遲功有暮祉,銳進或先退。
由來一氣耳,瑣屑何足計。
272
《秋懷十首》 宋·張耒
吏散門寂寂,蟲鳴夜沉沉。
素壁上明月,涼風搖樹陰。
悲歌忽不愜,感嘆涕盈衿。
寫此牢落懷,默坐彈鳴琴。
俗耳不好古,古人已非今。
悲哉曠四海,孑孑無知音。
275
《紫石屏歌》 宋·歐陽修
月從海底來,行上天東南。
正當天中時,下照千丈潭。
潭心無風不動,倒影射入紫石巖。
月光水潔石瑩凈,感此陰魄來中潛。
276
《寄生槐》 宋·歐陽修
檜惟凌云材,槐實凡木賤。
奈何柔脆質,累此孤高干。
龍鱗老蒼蒼,鼠耳光粲粲。
因緣初莫原,感吒徒自嘆。
277
《送徐生之澠池》 宋·歐陽修
河南地望雄西京,相公好賢天下稱。
吹噓死灰生氣焰,談笑暖律回嚴凝。
曾陪◇俎被顧盻,羅列臺閣皆名卿。
徐生南國後來秀,得官古縣依崤陵。
280
《讀李益詩》 宋·賀鑄
君虞興圣孫,詩律早專美。
樂府度新聲,宮酺奉天子。
鮮風獵蘭苕,華月濯桃李。
獨有連眉郎,才稱劣相比。
* 關于感耳的詩詞 描寫感耳的詩詞 帶有感耳的詩詞 包含感耳的古詩詞(36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