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意度的詩詞(1164首)

    941 《九里松》 宋·李石

    荷花湖上船,松影沙外渡。
    松行又九里,涼蘚引深步。
    石橋枕溪斜,中有入山路。
    意行忘屈曲,拄杖扣層戶。

    942 《次韻何思召求中江縣學額》 宋·李石

    九州多士各有貢,大小之物隨土宜。
    養材學校此其本,背本逐末寧不悲。
    偏將土木奉釋老,盡室奔走愚無知。
    君子居鄉有宓賤,小人愿學如樊遲。

    943 《周公禮殿》 宋·李石

    蜀侯作頖錦水湄,先圣先師同此室。
    巍然夫子據此座,殿以周公名自昔。
    圣人現金兩如一家,均是周人先后出。
    想見東家中夜夢,猶與公孫同袞舄。

    944 《馮震野航》 宋·李石

    蓬萊弱水三萬里,片帆風便一日耳。
    世間眾水集枯溝,{上圭下黽}黽自夸河伯秋。
    況于平地鑿戶牖,此豈有水仍推舟。
    先生彈鋏太不惡,昔人野航今改作。

    945 《石經堂》 宋·李石

    我來一登石經堂,從以諸生行兩廡。
    諸生讀經半白頭,問以始終箝不語。
    我聞此經昔中都郎中所隸乃其祖。
    邇來離亂已亡失,

    946 《蜂蟻》 宋·李石

    乳蜂十蟻圍,小蜂兩翼弱。
    三蟻制蜂首,四蟻曳蜂腳。
    三蟻相后前,捍圉行且卻。
    蜂母正憑怒,有蠆無敢作。

    947 《再和》 宋·王之望

    年將六秩諸衰具,漏盡鐘鳴行不住。
    一身許國銖兩輕,萬里攜家斗升赴。
    五羊大夫習勞苦,三鱣先生嗟晚暮。
    分為一世數奇人,踏遍九州多半路。

    948 《次制帥所和前韻》 宋·王之望

    圣主憂勤躬萬務,英豪寧許山林住。
    弓旌號召士無留,竹帛功名公所赴。
    天表對揚咨見晚,坤維鎮撫歌來暮。
    雪山增生絕紛埃,蜀道非難履平路。

    949 《寄送張雅州二首》 宋·李流謙

    融和盎盎上雙鼎,曠度真成萬頃陂。
    岱華自高元地勢,球琳不琢本天姿。
    地方千里我無事,春滿萬家人不知。
    預作去思無限意,攀轅送處似迎時。

    950 《送孫隆州》 宋·李流謙

    萬里對明光,真實一字字。
    九陛元不隔,是亦父子爾。
    我讀公車牘,再拜甚歡喜。
    玉色近昕夕,王度日冠粹。

    951 《送臺石甫出關》 宋·李流謙

    臺君少年時,盛氣不可蓋。
    冀北駒墮地,過都如歷塊。
    未說兩石弓,談詩亦堅對。
    十年憂患繞,玄螭伏淺瀨。

    952 《雨后有月江上作》 宋·李流謙

    雨止夜色靜,漲生江浪浮。
    碧云度星漢,明月照汀洲。
    倏忽陰晴異,蒼茫意緒秋。
    微吟不須苦,下有未眠鷗。

    953 《桃花》 宋·李流謙

    自然穠臉與深唇,一味繁紅也絕倫。
    滄海浪傳千歲種,武陵慶有四時春。
    去年崔護詩仍在,前度劉郎意獨親。
    亦要清樽相料理,可能但倚筆如神。

    954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955 《送王恭父倉部知洋州》 宋·樓鑰

    天清無云秋氣明,好風叢桂傳芳馨。
    乃於此時送君行,江空目短難為情。
    蚤從兩川馳大名,眉宇瑩徹春壺冰。
    語輒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鈞鳴。

    956 《送張定叟尚書鎮襄陽》 宋·樓鑰

    公家忠獻公,勛名照穹壤。
    南軒傳圣學,后進斗山仰。
    尚書天分高,百間真朗朗。
    日坐四益堂,濡染助涵養。

    957 《資圣寺》 宋·樓鑰

    野溪清淺度危橋,徑策枯筇上紫霄。
    曉霧暗蒸山寺雨,松風深隱海門潮。
    浮杯水漲人何在,洗缽池清意已消。
    又上樂亭基上望,云山萬里更逍遙。

    958 《題范寬秋山小景》 宋·樓鑰

    山高最難圖,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長江浸橫翠。
    畫家雜云煙,戃怳徒意會。
    茍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對。

    959 《再題行看子》 宋·樓鑰

    先引護欄毬子驄,九馬近遠俱相從。
    黑駒騧黃騅素騮,亦有笏面仍銀鬃。
    夏國一種青於藍,五明錯靴皆如龍。
    或驂或引恣馳驟,坐覺隱耳聲瓏瓏。

    960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 關于意度的詩詞 描寫意度的詩詞 帶有意度的詩詞 包含意度的古詩詞(11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