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恩師的詩詞(16首)

    1 《七律詩贈恩師梁儲以表奪魁之志》 明·唐寅

    壯心未肯逐樵漁,秦運咸思備掃除;
    劍貴百金方折閱,玉遭三黜忽沽諸。
    紅綾敢望明年餅,黃絹深慚此日書;
    三策舉揚非古賦,上天何以得吹噓?

    2 《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 唐·李治

    停軒觀福殿,游目眺皇畿。
    法輪含日轉,花蓋接云飛。
    翠煙香綺閣,丹霞光寶衣。
    幡虹遙合彩,定水迥分暉。
    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3 《和鄭少師相公題慈恩寺禪院》 唐·楊巨源

    舊寺長桐孫,朝天是圣恩。
    謝公詩更老,蕭傅道方尊。
    白法知深得,蒼生要重論。
    若為將此望,心地向空門。

    4 《送慈恩寺霄韻法師謁太原李司空》 唐·賈島

    何故謁司空,云山知幾重。
    磧遙來雁盡,雪急去僧逢。
    清磬先寒角,禪燈徹曉烽。
    舊房閑片石,倚著最高松。

    5 《謝師恩 贈眾道友二首》 元·王處一

    玉陽一遇疑云斷。
    不落升沉絆。
    試問青州云侶伴。
    俱懷妙用,每持齋施,步步心香爨。
    福星空外明昭煥。
    應化真無亂。
    寶璧瑤花通內觀。
    金丹結就,紫書來詔,指日登云漢。

    6 《金陵報恩大師西尚方丈二首》 宋·王安石

    檐花映日午風薰,時有黃鸝隔竹聞。
    香炮一爐春睡足,上方車馬正紛紛。

    7 《金陵報恩大師西尚方丈二首》 宋·王安石

    蕭蕭出屋千竿玉,靄靄當窗一炷云。
    心力長年人事外,種花移石尚殷勤。

    8 《送恩禪師弟子勤歸開元寺》 明·高啟

    山衲經寒補雜繒,白云高寺遍尋登。
    法身已見浮來佛,宗旨曾傳化去僧。
    歸過江城誰施飯,定依舊院自懸燈。
    明朝應恨千峰阻,欲問楞伽已不能。

    9 《和致政太師潞國文公賜燕玉津園感恩述懷》 宋·王珪

    玉符初解自逍遙,暫駕安車近九霄。
    無限高名齊少室,不言休績在三朝。
    好披云氅呼遼鶴,忽把仙巾換漢貂。
    御苑清明開特燕,莫辭仙醴勸金蕉。

    10 《報師恩 俗瑞鷓鴣》 元·王哲

    地仙中仙與天仙。
    認得三田月正圓。
    自己若能施笑面,那人未肯便興拳。
    撇*弄腳虛粘地,猛烈回頭合上天。
    若被利名牽絆住,十分失了好因

    11 《報師恩 藏頭 拆起云字》 元·王哲

    言云語莫聽聞。
    眼味香不屬君。
    內減除人我相,前無有死生分。
    圭和合憑三照,水焚燒按九雯。
    又武平清凈出,頭臨月弄祥云。

    12 《報師恩》 元·王哲

    為何不倦寫詩詞。
    這個明因只自知。
    一筆書開真正覺,三田般過的端慈。
    回光返照緣觀景,固蒂深根恰及時。
    密鎖玄機牢閉戶。
    喚來便去赴瑤

    13 《報師恩 繼重陽韻》 元·馬鈺

    今朝跪領本師詩。
    秘密玄機喜得知。
    勘破萬緣忘假相,滌除六欲起真慈。
    男婚女嫁休心日,意滅情忘舍俗時。
    恭從吾師云水去,將來決定到天

    14 《報師恩 繼重陽韻 藏頭 拆起云字》 元·馬鈺

    云言語已曾聞。
    下山侗再告君。
    訣傳來成造化,情咄去沒毫分。
    圭爛飲醺醺醉,卯相吞燦燦雯。
    義顯彰真寶錄,京山上個眠云。

    15 《報師恩 俗瑞鷓鴣 繼重陽韻》 元·馬鈺

    弟兄讎解遇風仙。
    從此和同喜面圓。
    不習儒風不義手,便遵道教便擎拳。
    九主弱決救離於地,七祖起升得上天。
    更對師前當發誓,化人修善結

    16 《送云太虛禪師住臺州報恩寺》 宋·釋行海

    高臥北山長懶出,忽辭猿鶴上扁舟。
    此行為道無榮念,相送于人有別愁。
    峰頂涼宵明月上,門前終日大江流。
    東南一路多奇觀,寒拾諸公盡舊游。

    * 關于恩師的詩詞 描寫恩師的詩詞 帶有恩師的詩詞 包含恩師的古詩詞(1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