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總能的詩詞(466首)

    221 《甲戌人日謁杜工部祠》 現代·陳寅恪

    新祠故宅總傷情,滄海能來奠一觥。
    千古文章孤憤在,初春節物萬愁生。
    風騷薄命呼真宰,離亂馀年望太平。
    歸倚小車心似醉,晚煙哀角滿江城。

    222 《丁亥除夕作》 現代·陳寅恪

    殺人盈野復盈城,誰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紇馬,宣和浮海女真盟。
    興亡總入連宵夢,衰廢難勝餞歲觥。
    五十八年流涕盡,可能留命見升平。

    223 《廬山吟》 當代·李銳

    借得名山避世嘩,群賢畢至學仙家。
    出門總是逐風景,無日能忘餐晚霞。
    漫步隨吟今古句,高談且飲云霧茶。
    林中夜夜聞絲竹,彌撒堂尖北斗斜。

    224 《當朝》 明·李濂

    當朝藝苑爛天葩,前輩風流擅大家。
    詩律總推高太史,文章誰繼宋金華。
    未能云夢吞千頃,謾說圖書誦五車。
    臨楮自慚才思澀,幾時重夢筆生花。

    225 《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 宋·鄧牧

    南谷仙翁游八極,千山萬山遠相揖。
    翩然一笑玄蓋天,草木塵埃總湔滌。
    晉人伏虎老空巖,秦代隱仙遺有聲。
    幸喜仙翁能好客,羽衣談笑晚風清。

    226 《浮碇岡》 宋·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別島安得居人間。
    扶桑夜半光吐焰,銅龍白晝飛塵寰。
    初聞其事驚且異,傳言豈或流千蠻。
    試將圖牒為考訂,山中記載皆班班。

    227 《三蕭行賀蕭丞定夫子登科》 宋·傅西齋

    吾鄉前輩多風誼,教子讀書全盛事。
    劉斯立在慶歷間,二子同升俱上第。
    后來嘉佑孔長源,三子聯登相后先。
    一家科第光燁然。

    228 《石湖山居》 宋·顧逢

    幽居入翠微,樂似在松時。
    野景俱成畫,山行總是詩。
    黠禽爭浴水,戲鵲倒懸枝。
    此意誰能識,徜徉只自知。

    229 《汴城(有序)》 明·顧祿

    黃河怒觸龍門裂,突蜃沖蛟肆妖孽。
    □誰首倡導洪流,驅使生靈陷魚鱉。
    群雄盡向草澤生,青袍白馬連州城。
    □時將相總驕懦,可憐不救兵縱橫。

    230 《壽時相》 宋·李商叟

    龍盤虎踞王金陵,杰出天人致太平。
    千載精神真會聚,一朝文物益彰明。
    扶持直使乾坤正,指顧能令海岱清。
    二紀同□□□□,□□□□□肥民。

    231 《春日田園雜興二首》 宋·梁相

    膏雨初晴布過啼,村村景物征熙熙。
    誰知農圃無窮樂,自與鶯花有舊期。
    彭澤歸來惟種柳,石湖老去最能詩。
    桃紅李白新秧綠,間著東風總不知。

    232 《雜述》 宋·林泳

    欲士心胸塞,高人眼目醒。
    羅浮夜半日,南極海中星。
    觀心無別法,問夢有前人。
    夜或長于夜,身還外此身。

    233 《華延年卜寺》 宋·劉夢求

    邲鑒總龜如往學,未見才名能廣博。
    希點若來參學時,同年從此不須疑。

    234 《呈孫元素》 宋·呂祖異

    匹馬先來破曉云,千章喬本翠繽紛。
    山圍道院窗窗見,泉出丹池處處分。
    酒好便能澆磈磊,飯香何必御羶葷。
    明朝又踏紅塵去,多羨煙霞總屬君。

    235 《頌古二十八首》 宋·釋道川

    三佛形容總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
    若能信得家中寶,啼鳥山花一樣春。

    236 《淮上》 宋·釋秘演

    危橋當古寺,間倚喜同僧。
    極浦霽秋雨,扁舟明夜燈。
    風沈人語遠,潮漲月華升。
    萬事空凝念,其如總未能。

    237 《大悲觀音栴檀像》 宋·釋遵式

    南無十方三世佛,南無本師大牟尼。
    南無西方安樂剎,阿彌陀佛十力尊。
    南無過去無數劫,彼世世燈觀世音。
    諸佛慧眼第一凈,以不二相觀三界。

    238 《越問·駐蹕》 宋·孫因

    維六飛之南渡兮,潢濤江以東歷。
    后舜禹三千年兮,履舜禹之遺跡。
    駐翠蹕以彌年兮,因改元而頒詔。
    爰升州而為府兮,冠紹興之大號。

    239 《代上何樞密》 宋·許應龍

    宋元憲公王沂公,妙齡擢第魁南宮。
    清華歷遍升諫省,雍容二府亮天工。
    卻斂經綸來望郡,一鎮天雄一鎮鄆。
    政聲洋溢徹宸聰,丹詔紫泥催入覲。

    240 《玉泉山》 宋·楊叔蘭

    人生天地間,今古一□觀。
    凌空絕虛曠,萬象羅巖巒。
    能一故□應,物化千□端。
    萬端總歸一,唯悟無□言。

    * 關于總能的詩詞 描寫總能的詩詞 帶有總能的詩詞 包含總能的古詩詞(4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