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吏了繁劇,儒生擅文墨。世多兼兩長,遠到須器識。昔在晉魂公,曾此趨幕職。一逢龔莊敏,期以柱天極。
侯門信口總稱珍,只見陳人不見新。三日荔投香味變,況開醬瓿柫蛛塵。
清江一曲界間關,倚作琴聲上下灘。鵲報主人知有喜,惠然金玉總稱難。
中朝人物總稱賢,恬退間居又幾年。獨抱丹心長戀闕,因思綠野且歸田。未應雋軌淹東魯,行看文星照北燕。見說君王思國老,鶴書即下九重天。
怕歌愁舞懶逢迎。妝晚托春酲。總是向人深處,當時枉道無情。關心近日,啼紅密訴,剪綠深盟。杏館花陰恨淺,畫堂銀燭嫌明。
婉約梅花
一番好景,近鶯花時候。才過收燈便晴晝。正熊羆、占夢日,戲彩稱觴,當此際,須信人間未有。光華分瑞節,粉署蘭臺,誰出如公望郎右。
憶昔試藝時,年丁二十九。不諳精與粗,運筆若揮帚。欲盡王霸言,自寅直窺酉。于時有操君,許子乃其友。
五頂嵯峨按太虛,就中偏稱我師居。毒龍池畔云生操,猛虎巖前客過疏。冰雪滿山銀點綴,香花遍地錦鋪舒。展開坐具長三尺,已占山門五百余。
道人幽吟巖壑底,伴曉猿啼秋鶴唳。自陶情性樂天真,一心不作求名計。一朝邂逅楊東山,詩聲揚揚滿世間。東山才與誠齋敵,手腕中有萬斛力。
洛陽春色擅中州,檀暈鞓紅總勝流。憔悴劍南人不管,問渠情味似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