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忽易的詩詞(675首)
341
《和陶歸去來兮辭》 宋·蘇軾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臥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跡泥蟠而愈深,時電往而莫追。
懷西南之歸路,夢良是而覺非。
342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宋·蘇軾
俯仰東西閱數州,老于歧路豈伶優。
初聞父老推謝令,旋見兒童迎細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勞處處避嘲謳。
河吞巨野那容塞,盜入蒙山不易搜。
344
《渼陂魚(陂在鄠縣·)》 宋·蘇軾
霜筠細破為雙掩,中有長魚如臥劍。
紫荇穿腮氣慘凄,紅鱗照坐光磨閃。
攜來雖遠鬣尚動,烹不待熟指先染。
坐客相看為解顏,香粳飽送如填塹。
345
《孤山二詠(并引)》 宋·蘇軾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
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詮作堂于其側,名之曰柏堂。
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
347
《秋熱》 宋·王安石
火騰為虐不可摧,屋窄無所逃吾骸。
織蘆編竹繼檐宇,架以松櫟之條枚。
豈惟賓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蘇陪臺。
愆陽陵秋更暴橫,焮我欲作昆明灰。
349
《感寓四首》 宋·戴復古
夜雨挾西風,摵摵撼庭樹。
浮生堪幾秋,青鬢忽已素。
鉛刀刲九牛,策蹇望長路。
所操莽無奇,自好徒自誤。
改弦調新聲,履道易故步。
收功在桑榆,其敢怨遲莫。
353
《司馬遷》 宋·秦觀
子長少不羈,發軔遍丘壑。
晚遭李陵禍,憤悱思遠托。
高辭振幽光,直筆誅隱惡。
馳騁數千載,貫穿百家作。
354
《次韻莘老》 宋·秦觀
妙齡隨計日,紺發度關年。
較藝先豪俊,飛聲動眇綿。
秘書窺甲乙,密室詣溫宣。
已葉半千運。
355
《寓言》 宋·陸游
出仕謝招麾,還家美蕨薇。
深居全素志,大路息危機。
世變生呼吸,人情忽細微。
床頭周易在,拾此欲安歸?
356
《園中作》 宋·陸游
疏籬圍中庭,野水赴方塘。
春雨路易乾,徐步蹋夕陽。
艷艷紅杏梢,忽已占年光。
我老來日短,乃復不自量,接花待其成,鄰里共笑狂。
萬事孰能料,社櫟老不僵。
磊磊盤中果,安知不獲嘗?作詩遣閑愁,一笑無留觴。
357
《新晴》 宋·陸游
夜雨空階滴到明,山云忽斂作新晴。
門前月淡有檐影,墻外泥乾無屐聲。
與世日疏愁易遣,入春得暖疾差平。
便當剩作滄洲趣,寄語沙鷗勿敗盟。
358
《秋夜讀書》 宋·陸游
一雨濯殘熱,秋氣忽已深。
青燈照空廊,重露滴高林。
危坐讀周易,會我平生心。
夜分徐掩卷,閑弄床上琴。
簾外初斜河,屋頭已橫參。
人生每如此,利欲安能侵!
360
《上書乞祠輒述鄙懷》 宋·陸游
干祿本代耕,窮達敢自必?早遇高皇帝,九品對宣室。
妄懷犬馬心,嫠緯不暇恤。
上恩等天地,腰領免斧鑕。
旋屬紹興末,陽谷瞻出日,賤臣復何幸,便殿首造膝。
* 關于忽易的詩詞 描寫忽易的詩詞 帶有忽易的詩詞 包含忽易的古詩詞(6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