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忽恍的詩詞(169首)
41
《山居》 明·憨山大師
舊游恍忽是前生,每憶行藏暗著驚。
此日青山當日夢,今時白社舊時盟。
酬機但用無星秤,娛老唯留折腳鐺。
若問西來端的意,曹溪一派水盈盈。
47
《望太湖》 明·張羽
登高丘,望遠澤,蓬萊三山不可測。
何如具區億萬頃,洞庭連娟向空碧。
東風吹盡吳天云,玉盤雙螺翠堪摘。
我昔東游鳳凰臺,嵯峨巨鳊如山來。
49
《紫霄觀》 宋·陳宗禮
平陂復峻坂,曲折勞攀躋。
中道忽孤絕,恍然遇安期。
授以度世術,呼吸隨風飛。
長跪受隱文,三復嘆且疑。
變化豈不神,勾譎莫予期。
回鞭指故山,從此問所歸。
50
《首陽山行》 宋·郭士道
首陽山,青巃嵷。
上聳紫蓋凌瑤空,下周林壑盤蒼龍。
嵯峨自太古,崒嵂鎮寰中。
黃河西來繞其下,日夕云氣開鴻蒙。
51
《登齊云和祖天錫公韻》 宋·羅榮祖
名山今日始攀躋,峭壁巉崖路欲迷。
荊棘撥開登月窟,腳根穩著步天梯。
恍疑身在半空去,忽見鳥從平地飛。
勝景可人觀不遍,揮毫石上且留題。
52
《冷泉堂》 宋·宋孝宗
山中秀色何佳哉,一峰獨立名飛來。
參差翠麓儼如畫,石骨蒼潤神所開。
忽開彷像來宮囿,指顧已驚成列岫。
規模絕似靈隱前,面勢恍疑天竺后。
53
《翠蛟亭》 宋·吳衍
一峰擎天維,下有萬斛水。
委蛇到澗壑,遇坎亦不止。
鳴鼉忽動地,濤怒生足底。
得非坤軸裂,驚視坐為起。
56
《楊高士聽彈琴》 宋·姚舜陟
我來請雨謁龍公,日腳已斂云沖融。
解衣盤礴暫小憩,清談對此兩相翁。
霏霏鋸屑引意靜,爇鼎忽聞彈絲桐。
少年水師貌頗古,十指捲袖如剝蔥。
57
《游石窗》 宋·趙汝績
玉妃箋天收雪權,東皇領春行人寰。
恍如身在五云表,游到海上神仙山。
翠鳳婀娜竹夾道,蒼龍偃蹇松當關。
壽藤絡崖半青白,文蘚繡徑全斕斑。
59
《張公洞》 元·周砥
倏忽鑿混沌,茲事豈其余。
不知幾何年,云古仙人居。
嗟我至此為躊躇,洞天諸宮窅兮黑。
試命烈火燭空虛,森森怪石相對立,如口欲語手欲抾前有
60
《戴文進溪山春雨圖》 明·陳鳳
林間雀聲急,知有少女風。
溪云挾雨至,倏忽彌春空。
霏霏濕盡山橋路,行人沖雨行喚渡。
沾泥涉險亦何為,興來疑向若耶去。
* 關于忽恍的詩詞 描寫忽恍的詩詞 帶有忽恍的詩詞 包含忽恍的古詩詞(16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