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忽仙的詩詞(1085首)

    321 《雪中寄薛郎中》 唐·方干

    野禽未覺巢枝仄,稚子先憂徑竹摧。
    半夜忽明非月午,前庭旋釋被春催。
    碎花若入樽中去,清氣應歸筆底來。
    深擁紅爐聽仙樂,忍教愁坐畫寒灰。

    322 《從獵三首》 唐·韓偓

    獵犬諳斜路,宮嬪識認旗。
    馬前雙兔起,宣爾羽林兒。
    小鐙狹鞦鞘,鞍輕妓細腰。
    有時齊走馬,也學唱交交。
    蹀躞巴陵駿,毰毸碧野雞。
    忽聞仙樂動,賜酒玉偏提。

    323 《及第過堂日作》 唐·韓偓

    早隨真侶集蓬瀛,閶闔門開尚見星。
    龍尾樓臺迎曉日,鰲頭宮殿入青冥。
    暗驚凡骨升仙籍,忽訝麻衣謁相庭。
    百辟斂容開路看,片時輝赫勝圖形。

    324 《綿竹山四十韻》 唐·吳融

    綿竹東西隅,千峰勢相屬。
    崚嶒壓東巴,連延羅古蜀。
    方者露圭角,尖者鉆箭簇。
    引者蛾眉彎,斂者鳶肩縮。

    325 《送九華道士游茅山》 唐·杜荀鶴

    忽起地仙興,飄然出舊山。
    于身無切事,在世有馀閑。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間。
    故園華表上,誰得見君還。

    326 《送九華道士游茅山》 唐·杜荀鶴

    忽起地仙興,飄然出舊山。
    于身無切事,在世有馀閑。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間。
    故園華表上,誰得見君還。

    327 《雜體聯錦》 唐·韋莊

    攜手重攜手,夾江金線柳。
    江上柳能長,行人戀尊酒。
    尊酒意何深,為郎歌玉簪。
    玉簪聲斷續,鈿軸鳴雙轂。

    328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唐·韋莊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測。
    何須見我眼偏青,未見我身頭已白。
    茫茫四海本無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329 《雜體聯錦》 唐·韋莊

    攜手重攜手,夾江金線柳。
    江上柳能長,行人戀尊酒。
    尊酒意何深,為郎歌玉簪。
    玉簪聲斷續,鈿軸鳴雙轂。

    唐詩三百首贊頌婦女

    330 《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 唐·韋莊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測。
    何須見我眼偏青,未見我身頭已白。
    茫茫四海本無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331 《投翰長趙侍郎》 唐·黃滔

    禹門西面逐飄蓬,忽喜仙都得入蹤。
    賈氏許頻趨季虎,荀家因敢謁頭龍。
    手扶日月重輪起,數是乾坤正氣鐘。

    春天寫景抒懷壯志未酬

    332 《小兒詩》 唐·路德延

    情態任天然,桃紅兩頰鮮。
    乍行人共看,初語客多憐。
    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
    長頭才覆額,分角漸垂肩。

    333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334 《續古二十九首》 唐·陳陶

    大堯登寶位,麟鳳煥宸居。
    海曲沾恩澤,還生比目魚。
    生值揖遜歷,長歌東南春。
    釣鰲年三十,未見天子巡。

    335 《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 唐·李中

    掛卻朝冠披鶴氅,羽人相伴恣遨游。
    忽因風月思茅嶺,便挈琴樽上葉舟。
    野寺宿時魂夢冷,海門吟處水云秋。
    華陽洞府年光永,莫向仙鄉擬駐留。

    336 《烈祖孝高挽歌二首》 唐·李中

    誰解叩乾關,音容去不還。
    位方尊北極,壽忽殞南山。
    鳳輦應難問,龍髯不可攀。
    千秋遺恨處,云物鎖橋山。

    敘事抒情無奈思鄉

    337 《柳枝辭十二首》 唐·徐鉉

    把酒憑君唱柳枝,也從絲管遞相隨。
    逢春只合朝朝醉,記取秋風落葉時。
    南園日暮起春風,吹散楊花雪滿空。
    不惜楊花飛也得,愁君老盡臉邊紅。

    338 《夢游三首》 唐·徐鉉

    魂夢悠揚不奈何,夜來還在故人家。
    香濛蠟燭時時暗,戶映屏風故故斜。
    檀的慢調銀字管,云鬟低綴折枝花。

    離別憂傷

    339 《奉和宮傅相公懷舊見寄四十韻》 唐·徐鉉

    謝傅功成德望全,鸞臺初下正蕭然。
    摶風乍息三千里,感舊重懷四十年。
    西掖新官同賈馬,南朝興運似開天。

    340 《蜀馱引》 唐·馮涓

    昂藏大步蠶叢國,曲頸微伸高九尺。
    卓女窺窗莫我知,嚴仙據案何曾識。
    自古皆傳蜀道難,爾何能過拔蛇山。
    忽驚登得雞翁磧,又恐礙著鹿頭關。

    * 關于忽仙的詩詞 描寫忽仙的詩詞 帶有忽仙的詩詞 包含忽仙的古詩詞(1085首)
    chengrenyouxi